[核心提示] 僅僅過了一夜,3位來自上海的水產專家,前天再次來到寧波三官堂油庫碼頭時,驚訝地發現,一條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須鯨,它的長須忽然不見了。
這兩天,當地海洋漁政部門四處尋找,可直到昨晚,都沒長須的下落。這可愁煞了
水產專家,據他們介紹,長須鯨的“胡須”本身沒任何價值,但沒了它,就無法制作完整的珍貴標本。
兩噸重長須鯨被沖上淺灘
6月4日凌晨3時左右,一個黑乎乎的龐然大物,被潮水沖上江北三官堂油庫碼頭后,一直躺著,沒動彈。
碼頭值班保安介紹,因不知其為何物,便打電話通知有關部門。經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工作人員查驗,這是一條長約4米、寬1米、重達兩噸的長須鯨,由于死亡時間較長,已開始散發腐爛氣味。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漁政科科長黃劍波介紹,長須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從1976年起,就已被國際上列為全面禁捕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對象。
三專家從上海趕來做標本
兩噸重的長須鯨非常珍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3名專家聞訊立即從上海趕來。
當天傍晚,專家們對長須鯨及淺灘周邊環境進行現場勘查,決定制作標本。制標本只需完整的魚皮和骨架,魚肉無用。專家們原本打算現場解剖,但由于重約兩噸的魚肉無法處理,因此只能將長須鯨運至上海。 當天晚上,起運長須鯨的吊機、貨車等原本已聯系妥當,但由于通往現場的部分路段正在改造,大型車輛無法通行,漁政部門只能推遲起運。
掃帚般的長須不翼而飛
出乎意料的是,前天上午,專家們再次來到現場時,卻發現前晚還在的“長須”竟不翼而飛。專家介紹,不見的長須約有10多厘米長,如掃帚一般,呈束狀。
當天,漁政部門立即尋找。但黃劍波介紹,這個碼頭非常偏僻,還在修路,人煙稀少,又是夜晚,詢問碼頭保安等人,也沒任何線索。 上午9時,甬江漲潮,擱淺的長須鯨浮起,漁政人員抓住時機,用執法艇將這條鯨拖至附近的路林市場水產碼頭,然后動用吊機將它裝上貨車,并將它送往上海。
標本價值將大打折扣
昨天,記者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了解到,長須鯨已解剖完成,專家對長須的丟失非常痛心。據介紹,這些“胡須”本身沒任何經濟價值,但用于制作供科研和教學使用的標本必須真實,而“胡須”又是長須鯨一大主要特征,沒了它,就無法制作完整標本,最多也就制作一具長須鯨的骨骼標本。
水產專家還解釋說,由于長須鯨的皮體積太大,長時間保存難度很大,且成本較高。如不能及時找到“胡須”,這張珍貴的長須鯨皮也將一文不值。
本可受獎如今要重罰
直到昨晚,漁政人員沒找到長須。卻有熱心市民舉報,這條長須鯨系一岱山漁船誤捕。上周六,該漁船曾靠泊路林市場水產碼頭,并試圖出售鯨,后因無人問津,又離岸隨船帶走。因此,估計長須鯨是漁船在行駛途中拋棄到甬江水域的,后又被潮水沖至三官堂油庫碼頭一帶擱淺。
對此,黃劍波表示,按規定,誤捕后死亡的國家一、二級大型水生野生動物,主動上交漁政部門處理的,可獲2000元至4000元的獎勵;而擅自向水域中拋棄誤捕后死亡的水生野生動物,將受到相應處罰。目前,漁政中還在繼續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