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頭江豚安家石首天鵝洲保護區
來源:武漢日報 發布時間:2014-01-13
兩對母子一亮相,令保護區工作人員驚喜萬分:它們身形健碩、飽滿圓潤。經體檢,兩頭母豚體長均為152厘米,體重68公斤,兩頭小公豚體長分別為112厘米、106厘米,體重約30公斤左右。
在保護區網箱中適應了半個多小時后,它們情緒逐漸穩定,體征一切正常。一一做好標記后,工作人員將它們放入保護區水域中,它們歡快游動。
武漢漁政船檢港監管理處向軍介紹,去年12月12日有漁民報料,長江天興洲新河口水域有數頭江豚被困,他們和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趕到現場,發現此處上下游3公里水域內,共有4頭江豚活動、捕食,是兩對母子,分屬兩個家庭。它們并未被困,只因這片水域魚類資源豐富,水深達5至7米,它們在此逗留、覓食。
武漢市漁政處隨后采取措施對其進行全方位保護,暫停該水域的一切捕撈行為,實行全天候觀察。
江豚活動如常,但專家們心有隱憂:此片水域雖魚類豐富,但離朱家河排污口較近,水質較為渾濁,食物安全存在隱患。這里屬長江副航道,時值冬日,該水域上下游嚴重干涸,江豚要自行離開,須等到今年3、4月份長江水位上漲。臨近春節,管理、保護工作難度不小。能否安全挺過這么長時間,變數很大。
經仔細研究,并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前日,在極地海洋世界、東湖海洋世界的8位“蛙人”及來自江西、石首漁民的幫助下,4頭江豚終于安全離開天興洲水域,順利抵達新家。向軍透露,這是我市迄今最大規模的一次江豚轉運行動,非常成功。
中科院水生所專家王丁教授表示,此次轉運一舉多得,意義重大。天鵝洲保護區內現有41頭江豚,但多來自武漢以上江段,這4位新成員則來自武漢以下江段,它們的加盟,將增加保護區內江豚的遺傳結構,豐富其遺傳多樣性。同時,它們安家后,為避免近親繁殖,原在天鵝洲數次繁育的幾位江豚“父母”即可遷出,轉至監利何王廟。
據悉,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僅存1000余頭,是名副其實的“水中大熊貓”。(記者 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