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或將增加一倍
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14-02-11
據科學家新聞網報道,因氣候變化,可造成成千上萬人傷亡的極端厄爾尼諾現象本世紀出現的頻次可能將增加一倍。這一發現為全球變暖將導致更極端的天氣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厄爾尼諾是一種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的現象。當暖水在太平洋的表面流動,可以為東太平洋帶來降水,并引發美洲洪澇、澳大利亞干旱。厄爾尼諾也會對印度洋產生影響,導致部分地區出現干旱或洪澇災害。此外,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往往交替出現,但兩者影響正好相反。
盡管厄爾尼諾影響巨大,但一直以來,在關于氣候變化是否會推動該現象產生沒有達成共識,因為現有氣候模型對于未來太平洋溫度是否波動難以給出結論。
為解決這個問題,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蔡文居(Wenju Cai)和他的同事們根據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程度,定義了極端的厄爾尼諾現象,而不是根據海洋表面溫度的變化定義。
研究人員將大范圍的降雨變化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現象。通過重新定義,氣候模型可以得到一致的結論,即極端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概率是以往的2倍,自1990年以來,每10年約一次,并將一直持續到2090。而此前100年約每20年發生一次厄爾尼諾現象。
蔡教授表示,東太平洋變暖的速度比西太平洋更快。即使表面溫度波動變化保持像今天一樣,溫度峰值在東部出現的頻率仍然會更多。由于高溫峰值會帶來降雨,大規模降雨變化將會更加普遍。
氣候變化可能是造成近期極端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原因,而本次研究并沒有就該問題直接給出答案。厄爾尼諾現象的形成機制會使其更加頻繁。研究人員對1950年后的厄爾尼諾現象進行了重新界定,他們發現,1979到2009年間頻次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頻繁。
澳大利亞墨爾本亞莫納什大學的迪特馬爾?多蒙吉特(Dietmar Dommenget )表示,過去人們一直從海水表面溫度上來看待厄爾尼諾現象。現在來看,真正最重要的應該是降雨。(崔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