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高考作文中的“八股”幽靈
2006-06-08
作者:慕毅飛

人們愛把高考比作科舉,但害怕作文題會變成八股題。今年的高考語文一結(jié)束,作文題便見諸網(wǎng)端。看了所能看到的全國17種作文題,我不禁嘆從中來:高考作文17題,內(nèi)中無一憂民字。而尤以浙江的話題作文最別扭,其中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八股”氣。
 

  17個作文題中,話題作文6個,材料作文2個,命題作文9個,浙江采用的是相對難度最大的話題作文。當初,話題作文走俏了幾年,因為不限文體,不拘立意,以為學生因此有了自由抒寫的空間。后來才發(fā)現(xiàn),話題是個引子,但也是一個套子;文體的限制沒了,但行文的章法也沒了;立意的選項多了,但可以拿定的主意卻沒了……動不動就是那種“小故事,大智慧”的架勢;小小年紀,凈說些歷經(jīng)滄桑,洞悉千古的處世箴言;千字不到的短文,前有題記,后有尾聲,中間來個“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的三部曲,什么文體都像,卻什么文體都不是。有人還總結(jié)出話題作文的套路,更是不一而足,諸如“簡章式”、“病歷式”、“訪談式”、“廣告式”、“庭審記錄式”、“奇思妙想式”、“劇本章節(jié)式”、“詩詞串聯(lián)式”、“電影放映式”、“情感起伏式”、“幾何證明式”、“光盤承載式”、“歌名別解式”……活脫脫的“八股”相。短短幾年,話題作文就呈現(xiàn)了科舉八股的頹勢,這叫人始料未及。

  浙江今年高考作文的話題,竟叫“生有所息/生無所息”,若不是語出《列子》,真可以讓明清的舉子當作八股文來做。而且,試卷只摘了子貢與孔子這樣的對話:“子貢倦于學,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其實,在《列子》原文中,孔子接著還講了“死之息”的道理,即“死才是最好的休息”。可見“生無所息”,并不是積極的人生觀;但命題者硬是把它和康德、歌德關(guān)于“一生都要不斷工作”的言語歸為一類,不惜斷章取義。試看這樣的命題,一是從古籍中摘句為題,二是斷章取義,如將“今天下之言不歸易則歸墨”這樣一句完整的句子,截出一個“則歸墨”的題目(《紅樓夢》第81回),實在太像明清的八股命題了,它該叫“截搭題”。

  接著,命題者再列舉了三條強調(diào)休息的古今論述,讓學生“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fā)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看起來記敘、抒情、議論都行,這是多么廣闊的寫作空間!可是,記什么事,抒什么情,講什么道理呢?命題者的限定是:“可任寫一個方面,也可兼寫兩個方面”,這也挺寬容大度的。但是,又有哪個方面值得寫?即使兼寫了兩個方面,又有什么意義呢?

  更大的問題來了,若寫“生有所息”,人累了是要休息的,固然是一個道理;若寫“生無所息”,人只要活著,就沒法真正地歇著,當然也是一個道理;人既要不斷地干,也得不斷地休息,這更是一個道理。但這三個道理,都正確得沒法再正確,也都簡單得沒法再簡單。就像人不吃飯是要死的,人不停地吃飯也是要吃的,人既不能不吃飯也不能不停地吃飯……可這樣的道理,難道還得借著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說?多少諸如貧富差距、社會風氣、教育公平、醫(yī)療改革……事關(guān)國計民生的話題,愣是上不了考生的筆端,非得在故紙旮旯里掏出這么點發(fā)霉的東西,讓考生云里霧里地寫什么“微言大義”。如果說八股文也有什么特點,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讓人寫些什么用處也沒有的廢話。如今這“生有所息/生無所息”的話題,不是這樣的八股,還是什么呢!

  浙江古來是出舉子的地方,高考也從不乏翹楚。即使是“生有所息/生無所息”這樣無聊、乏味而刁難人的八股題,估計也會催生出幾篇佳作的。但我不行,從上午看到題目,到夜半寫就此文,不曾想出這“生有所息/生無所息”的文章,到底該怎么寫。不知不能不寫的考生們,又能寫出什么樣的文章?將心比心,只怕樂觀不到哪里去。這樣的話題作文,趁早更弦改轍吧!(浙江在線)

高考作文題目之我解

  全國卷Ⅰ作文題目

  一只鷹抓了一只羊,這時,被一只烏鴉看到了,烏鴉想學鷹抓羊,但由于能力不夠,結(jié)果又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據(jù)對材料的理解,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本人理解能力實在有限,不知所云。不知王蒙、余秋雨他們能否理解此題之“寓意”所在?

  全國卷Ⅱ作文題目

  目前中國讀書的人越來越少:99年為60%,01年為52%。造成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現(xiàn)在的人為什么不讀書?中年人說沒時間,青年人說不習慣。還有的人說買不起書。相反網(wǎng)上閱讀的人越來越多:99年是3.7%,03年是18.3%。

  請你根據(jù)材料選擇一個側(cè)面和一個角度,自己確定題目和問題,字數(shù)800字

  ——此題通俗易懂,可以下筆之處不少,考生不會感到“無言可敘”。

  北京作文題目

  《北京的符號》

  ——既富有創(chuàng)意,又與考生所處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考生有充分想象發(fā)揮的余地。如此命題,新穎別致有水平。

  天津作文題目

  新華字典里有一個新詞叫做“愿景”,請以《愿景》為題寫一篇800字的議論文。

  ——倘若有哪個考生跟我一樣,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新詞”,又不準帶字典,那就只有望文生義,胡掐一通了。什么叫怪題偏題、生僻怪異?天津的考生今年算是長了見識。

  浙江作文題目

  《列子》:子貢倦于學,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生"解釋為:"生存、活","生命","具有生命力的";"息"解釋為:"休息、停止"。

  生無所息,即是指只要生存于這個物質(zhì)世界上、還具有生命力的物質(zhì)或是有生命的物質(zhì)都不會停止活動(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萬物生生不息,周而復始。有哲理,有生氣,有生活。好題!

  江蘇作文題目

  魯迅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說,世界上本來有路, 走的人多了,反而沒路了……請以“人與路”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對立統(tǒng)一。初看不難,寫好不易。是一篇能夠考出學生真實寫作水平的命題。

  湖南作文題目

  以《談意氣》為題,對字典里“意氣”的三種解釋作個闡述。

  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由詞語的解釋而引發(fā)一通議論,對所選擇的詞語必有講究。“意氣”一詞本身并無不妥,但解釋種類太多,考生寫來容易凌亂不堪,評卷標準似乎也難以掌握。

  安徽作文題目

  《讀》

  讀父母,讀人生等

  ——簡單明了,言簡意賅。

  上海作文題目

  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

  ——好比左手摸右手。毫無感覺,味同嚼蠟。

山東作文題目

  有一首詩,詩的大意如下:“當人們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的時候,把星星當做寶石,認為它光潔無瑕,當踏上星星卻發(fā)現(xiàn)它布滿了塵埃、土渣,和地球一樣的復雜”,請以此為題,寫一篇除詩歌之外的作文。

  ——充滿想象和期待,充滿希望和失望,已經(jīng)被詩人所充分表達。卻要叫人來畫蛇添足,錦上添“花”,弄出一條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這不是折騰人么?

  湖北作文題目

  成語: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⑴e一反三……,從以上帶“三”字的成語中,能給你什么啟示?

  ——樸實無華,考生能夠舉一反三。好題目一定會出好文章。

  福建作文題目

  ①諸葛亮借箭未滿十萬支

  ②戈多來了

  ③留下一點空白

  請同學們?nèi)我膺x擇一個作為話題,題目自擬,體裁自選,不少于800

  ——只覺頭腦里面留下一片空白。

  廣東作文題

  一個雕刻家在細心雕刻一塊尚未成形的大理石,頭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個美麗的天使。

  這時,一個小女孩問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頭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頭里本沒有天使,但因為我是在用心雕刻”。

  請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此題含蓄有深義,考生只要用心去讀,用心去寫,不難揮就。

  江西作文題目

  “雨燕減肥”-“小雨燕長大快要離開窩的時候,必須努力減肥,這樣才能平穩(wěn)的飛起來。”請以此為素材,寫一篇作文。

  ——將那些減肥產(chǎn)品的廣告詞串在一起,就是一篇滿分作文。

  四川作文題目

  生活中,有許多疑問,有人好問,有人不好問。 以“問”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此“問”問得好。學而不厭,不恥下問,是每個青年學生應(yīng)該具備的學風和精神。

  重慶作文題目

  小作文:車站一瞥,請寫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

  大作文:走與停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會引發(fā)我們對自然、社會、歷史、人生的思考和聯(lián)想,請以"走與停"為題,寫一篇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考查學生平時對身邊生活的觀察程度,雖然只是小小“一瞥”,但要描述完整清晰也不容易;走與停乃動與靜之矛盾統(tǒng)一體,寫好這種題材的文章要具備相當?shù)乃健?/FONT>

  遼寧作文題目

  以《肩膀》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題材不限。

  ——命題運用的是典型的修辭手法,顯然是仿朱自清的《背影》,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只是如今很多學生生活體驗太少,無法理解和體會托起生活的那副“肩膀”所承受的分量。這種題目對許多考生來說,未免有點勉為其難。(四川在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zhuǎn)載需經(jīng)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wǎng)站文章是由網(wǎng)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quán)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wù)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guān)評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quán)所有:公益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