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CCTV《中國記憶》--關注首個“文化遺產日”
2006-06-08

CCTV10直播時間:6月10日9:00——13:00

CCTV.com將進入直播現場與您實時互動,并同步進行網上圖文及視頻直播。

 點擊進入《中國記憶——中國文化遺產日》大型電視直播行動專輯  

  

  已經過去的,無論多么艱難困苦都是寶貴的經歷。

  曾經擁有的,哪怕早已滄海桑田也是溫馨的記憶。

  長城、故宮、兵馬俑、避暑山莊;

  古琴、昆曲、木卡姆、蒙古長調。

  這一個個人類的奇跡,這一座座歷史的豐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文化遺產!它們是祖先留下的無價瑰寶,它們是屬于中國的珍貴記憶!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就是今年的6月10日。國家設立這樣一個節日是非常不容易的。在5 月25 日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文化部長孫家正說到,為什么要設立“文化遺產日”?我看設立“文化遺產日”很不容易,因為我們設立的傳統的節日或者政治的節日以外,包括“愛護牙齒日”、“保護眼睛日”,算起來365天都不夠排了,因此中國領導人在議論這個事情的時候,覺得設立這個“日”,作為專題日,要十分慎重,基本上處于控制階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專家、學者認為其他的東西可以放一放,但是設立“文化遺產日”是帶有緊迫性的。

  為了慶祝這一節日的設立,同時向社會廣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制作了大型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中國文化遺產日》電視直播節目。這次節目將在6月10日上午九點開始,連續進行四個小時現場直播。CCTV.com也將在網上同步直播,并開設互動平臺。直播采取多點傳送方式,在第一時間,全景展現四川成都金沙古蜀國文化考古發現的盛況;同時十五路記者,奔赴內蒙古、西藏、貴州、河南、上海、天津、北京、海南、澳門等地區,報道那里的文物保護情況,深度探詢文化遺產瑰麗寶藏;這次直播將在北京設立主演播室,著名的人文學者馮驥才、田青、易中天將做客現場,與觀眾一起欣賞我國多彩多姿的文化遺產,探討遺產保護的相關話題。節目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設立直播點,對那里的考古發掘工作進行現場直播。金沙遺址是四川省繼三星堆遺址之后又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也是中國21世紀初第一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到目前為止,金沙遺址已經發掘出各類珍貴文物數千件,但同時也留下許多的謎團。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有什么關系?金沙出土的玉器為什么和良渚文化有著驚人的相似?難道兩地人們在幾千年前就有來往?為什么有著如此精湛手藝的人們卻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為什么古蜀文明會神秘消失而成為了一段段神話?也許考古學家可以在6月10日新一輪的挖掘工作中找到一點線索,這也讓我們對此次直播節目有了更多的期待。

  為了展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古琴音韻,節目組還邀請了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蒞臨現場。同時我們還將向大家介紹昆曲,蒙古長調。木卡姆等藝術形式的魅力和申遺的過程。

  中國的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

  保護文化遺產,是聯結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

  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文化遺產及其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面臨著消亡或失傳的窘境。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中國文化遺產日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慶祝這一節日的誕生,全國各地的相關部門在那一天都要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中國記憶——中國文化遺產日》電視直播節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中國記憶》的制片人兼總導演閻東談到節目的整體架構:這次節目我們力求集知識性、趣味性和互動性于一身。四川成都金沙的考古發掘是一大塊。我們派出了十多個小分隊前往祖國各地報道那里的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這其中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西藏布達拉宮、內蒙古的航空考古、西沙的水下考古等等。在主演播室,國家有關部委的新聞發言人還要進行四次新聞發布,向全社會公布文化遺產日的相關信息。此外,早在今年的四月份我們就向全社會發布了公告,向廣大熱心觀眾征集與文化遺產有關的DV作品,攝影作品和文字作品。我們非常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來激發全社會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熱情。畢竟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文化記憶,我們有責任把過去梳理清楚,把今天告訴未來。

  節目總撰稿吳玉侖表示:雖然我們的節目有四個小時,但是大家在收看的時候并不會覺得冗長,因為節目安排了大量豐富的知識信息,相信不會讓觀眾們失望。

  作為科教頻道的大型特別節目,《中國記憶》的主持人陣容也可謂強大,科教頻道十四位主持人,如白樺、張越、李潘、撒貝寧、陸一鳴、焦建成、阿果、陳志峰、張騰躍等都將參加,足見此次直播節目的分量之重。目前,節目的宣傳工作已經全面展開,觀眾可以登陸央視國際網站了解相關的信息。

  遺產,不僅是家庭留給我們的物質,也是自然進化賦予我們的精神。是自然界的神奇造化和歷史長河中絢麗多彩的生活飄過的痕跡。

  今天,當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重新檢視大自然和先民留下的一切 ,不能不讓我們感慨萬千。我們為曾經擁有的一切輝煌感到欣慰。同時也為傳承未來的重任在肩而惴惴不安。

  2006年6月10日,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我們把這一天看成是回眸往日憧憬未來的契機。我們希望大型直播節目《中國記憶》能呼喚全民的保護意識,把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綿綿不息。

  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

  文化遺產保護,需要您的參與和支持!

    來源:CCTV.com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