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獨守荒山7年植樹170多畝
來源:大河報 發(fā)布時間:2014-02-27
殘存的積雪正在融化,通往林區(qū)的小路顯得泥濘。2月14日(農(nóng)歷正月十五)中午12時,在平頂山市衛(wèi)東區(qū)境內(nèi)的馬棚山南坡,61歲的劉子浩帶著記者踩著尚未融化完的積雪進入林中,所過之處果樹的枝頭上已長出米粒大的蓓蕾。
“立春了,地溫升高,果樹馬上要開花了。”劉子浩的話語中透著希望。
步行三五分鐘便來到他住的窩棚前,窩棚建在一棵大樹旁,是用木板和防水雨布搭建的,面積也就幾平方米。距此十多米的地方,是劉子浩依山勢挖掘、搭建的新窩棚。
“這個棚已住了五六年,還沒有來得及搬到新棚。前幾天夜里下雪,風吹著雪往臉上撲,早上起來被子上都落了一層雪。”劉子浩指著東側(cè)新搭建的窩棚說,“這都是為管護樹木搭建的臨時房,村上我的房子比這得勁多了。不過這幾年的春節(jié)我都是在山上過的。”
常年陪伴劉子浩的,是他栽植的諸多果樹林木和一輛東方紅拖拉機以及四條狗、三只雞,除此之外,離這里最近的住戶也在兩公里外。平時,劉子浩用樹枝升火做飯,晚上用蠟燭或手電照明。
劉子浩看上去顯得寒酸,連穿的衣服都是別人送的。但他承包的170畝山地種植的2萬多棵果樹目前市場價值卻在百萬元以上。“今天過節(jié),上午礦上的朋友來看我,給我送來兩瓶酒、一壺油和炸魚塊、湯圓,中午我吃的燴魚塊。”劉子浩說。
劉子浩是上徐村劉溝自然村村民,在當時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高中畢業(yè)生,弟兄四個。由于家庭貧困,直到30多歲他才找到媳婦。同樣因為貧困,結(jié)婚不到兩年媳婦便離他而去。也許是沒有了其他念想,劉子浩起初在村后的山坡上承包荒山種植了十多畝果樹。靠種樹賣果,他逐漸擺脫貧困,建起了房。
孤身一人,一年萬把塊錢的收入,小日子還行,但劉子浩認為自己施展事業(yè)的天地太小。2007年初,他將果園轉(zhuǎn)讓給他的兄弟,在離家三四公里遠的馬棚山南坡上承包七八十畝荒山,開始了二次創(chuàng)業(yè)。
幾年來,劉子浩孤身一人待在山上,風餐露宿,劈石挖坑,一心一意在山上植樹。此后,他將承包面積擴大到170畝,7年來累計栽植各種果樹林木2萬多棵,將昔日荒草叢生的荒山變成了兩季有花、三季有果的花果山。
“前幾年栽植的果木馬上就進入盛果期,市場價值在百萬元以上。再有兩三年,東頭剩下的幾十畝荒山也可以綠化完。”劉子浩說,“我的理想是把果樹園打造成百樣花、百樣果、百樣木的百果林。” 大河報記者中原三農(nóng)網(wǎng)記者丁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