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擬投4000萬修復海洋生態
來源:中國海洋報 發布時間:2014-03-05
中國海洋報訊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部門近日表示,2013年~2022年,海南省計劃投入4000萬元用于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態系統的恢復與保護工作。
為加大珊瑚礁、紅樹林等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海南省決定在2013年~2022年的10年間,由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南省林業廳、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及海南省科技廳投入4000萬元,用于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態系統的恢復與保護工作。其間,海南省將投巨資設立海南珊瑚礁生態修復基地,在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昌、瓊海、陵水等東南部沿岸開展珊瑚礁移植修復示范工作,修復海南島東南部沿岸珊瑚礁。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在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監控體系,包括監控點、監控平臺、地理信息系統等,實現對區內珊瑚礁生態的有效管護。此外,海南省將繼續開展對蜈支洲、銅鼓嶺、長圮港、龍灣及西沙等珊瑚礁區的監控,在珊瑚礁天然魚礁區開展增殖放流,恢復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珊瑚礁天然魚礁。
根據計劃,海南省將一步加強對紅樹林的保護和人工恢復工作,對退化嚴重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實施生態恢復工程,研究紅樹林生態系統生態恢復和重建技術,遏制紅樹林退化趨勢。林業部門將對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的海南海桑、擬海桑等珍稀瀕危樹種和古樹進行掛牌保護,采用人工育苗方式擴大其種群數量或采用本土引種進行異地保護;對瓊海、萬寧、儋州、澄邁等紅樹林破壞較為嚴重的區域,實施退塘還林措施;在重要河口種植紅樹林,改善其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