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長壽羊”危害猛于自然災害 沙塵暴成因追問
2006-06-10

不少當地人也認為,過墾過牧導致草場退化,進而引發沙塵暴。

在內蒙古蘇尼特左旗的貝勒鎮,不少民居即將被黃沙埋沒。

在貝勒鎮人們長期生活在浮塵飛揚的空間。

草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在短期內難以恢復。 圖/本報記者 陳安

一場影響了2億人口的沙塵暴,把沙塵暴的肆虐再度拉回到人們的視野。今年4月發生的那場沙塵暴,橫掃新疆、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北京等10個省市,影響了我國北部地區約161萬平方公里土地。究竟是什么導致了我國的沙塵暴如此猖獗?牧民的過墾過牧,草地的不堪重負,這一切表象背后究竟有何深層原因?

6月1日,本報和華風影視集團聯合派出追沙小組,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渾善達克沙地一帶進行了追沙之行,發現一些地方人逼沙退,草場退化的嚴峻狀況讓人們觸目驚心。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胡濤,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張凌云和孫炳彥,以錫林郭勒盟草原和渾善達克沙地進行的調查為基礎,形成了一份關于沙塵暴成因的政策體制根源分析報告《沙塵暴成因背后的原因——政策與體制分析》。胡濤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許多地方評選勞模、人大代表,要看是否養畜大戶

記者:不少當地人也認為,過墾過牧導致草場退化,進而引發沙塵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過墾過牧?

胡濤:長期以來,我們的農業政策核心目標就是實現自給自足,這是導致過墾過牧的根本原因。不但是種植業,就連畜牧業,養殖業都要求生產出盡可能多的農畜產品。在錫盟,這就具體體現為耕更多的地,養更多的牲口,由此而導致了過墾、亂墾、過牧。

記者:那您認為自給自足的農業政策是導致沙塵暴形成最主要的政策原因?

胡濤:對,自給自足的農業政策目標與環境政策目標的不協調是最主要的問題。此外,在管理體制存在的缺陷也更加劇了這個矛盾,使得沙塵暴問題越演越烈。比如,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資源環境管理體制導致了在草場資源和水資源管理上的低效,生態建設投資管理體制的不當也導致了林草植被建設緩慢,使得建設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總體來說,政策與體制問題,才是沙塵暴成因背后的根源所在。

記者:據說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選人大代表,評勞動模范都要是養畜大戶?

胡濤:從建國后開始,牲畜頭數作為唯一的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一直引導著政府大力發展牲畜頭數。改革開放以后,保留了以牲畜頭數作為唯一的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以至于一些上級領導對于基層干部的考核,仍舊不看牧民的實際收入增長了多少,而看牧民的牲畜翻了幾番。

以牲畜頭數納稅的方式軟化了限制過牧的法律效力

記者:法律對超載過牧有沒有規定?

胡濤:當然有,在我國制定的《草原法》中就明確提出以草定畜,不準過牧。但以牲畜頭數納稅的方式軟化了法律效力,地方政府為了考慮牧業稅的稅收,沒有下大力氣制定與生態適應指數相適應的控制牲畜數量的地方性法規。

記者:草場承包到戶后,牲畜的頭數有沒有減少,草地會不會因為成為各家“地頭”而得到“善待”?

胡濤:從1985年開始,錫盟開始實行牲畜作價歸戶、草牧場家庭承包的“畜草雙承包”制度,實行草牧場承包后,一段時間內,在草牧場相對狹小、沙化嚴重的白旗、藍旗、太旗牲畜數量確實下降了。但是,草場承包落實得太晚了,不徹底的產權變革使牲畜很快又增加了。

多數牧民認為牲口多了就富有,以至不愿把羊賣掉

記者:為什么在草場承包到戶后還會出現對草場的破壞和掠奪?

胡濤:據我們的調查,一直到1997年至1999年間,牧區的草場才基本上承包到戶。此前,草場是公共資源,“不吃白不吃”,“大戶占小戶的草場”、 “富戶占窮戶的草場”,放牧無界、使用無償、建設無責的短期性經營行為都出現了,有文化的、膽子大的牧民很快就富了起來,草原卻受到了掠奪和破壞。

記者:據說當地人有飼養“長壽羊”的風俗,這是否會加劇對草原的危害?

胡濤:飼養“長壽羊”對牧民來說得不償失,這種長壽牲畜對草原畜牧業的危害比自然災害還要厲害。淳樸善良的草原牧民缺乏商品意識和市場經濟頭腦,他們對牲口太有感情了,絕大多數牧民認為牲口多了就是富有,非常珍惜他們的牲口,以至于不愿意把自家的羊賣掉。飼養“長壽羊”的習俗導致了出欄的肉羊中大多數是成年羯羊和淘汰母羊,過一個冬春,一只羯羊“瘦”了10公斤,這是相當于75公斤優質青干草所換來的熱量。

記者:養“長壽羊”牧民們賺錢嗎?

胡濤:非但不賺,甚至賠錢。我們計算過,9月羔羊出欄每只凈賺140元,6歲羯成羊出欄每只凈賠527元,這就是目前牧民有羊沒錢的主要原因。

記者:既然賣“長壽羊”賠錢,牧民們怎么養得起?

胡濤:因為“長壽羊”消耗最多的是草,天然草是國家的,是公共性資源,沒有進行有償使用,現在錫盟每畝只收取0.1元是草地費,這實際上只是草地的管理費,并不是天然草的價錢。

思想僵化的牧民在大市場面前無所適從,他們賣活畜的多,轉化加工的少;本地銷售的多,跨區域銷售的少,產品內在優點難以體現。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拼資源、拼草場。

記者:那么,您認為解決沙塵暴問題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于從源頭上減少對草地資源、水資源的壓力

胡濤:解決政策和體制根源問題是長效機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協調好農業政策和環境政策,處理好糧食安全和環境安全的關系。實施可持續貿易戰略,從源頭上減少對資源的需求。我們應該實施可持續貿易戰略,從源頭上減少對草地資源、水資源的壓力。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適當擴大糧食進口比例。糧食進口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保障糧食安全,其實糧食進口是直接進口糧食,間接進口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協調好糧食的國內生產與進口的關系。

記者:在解決牧民的增收問題上,您怎么看呢?

胡濤:種糧、放養牲畜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牧民增收問題,相對于生產其他農副產品,種糧是利益最低的行業。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在國際上我們并不具有土地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農村勞動力向工業部門的轉移、向養殖業、園藝業的轉移是市場經濟驅動的必然結果,這也是20多年來中國扶貧的重要經驗之一。(本報記者 劉彥廣 趙琳琳 中國氣象局華風影視集團“追沙小組” 聯合報道)

鏈接:科學家提出“熱力洼地”理論

沙塵暴另有“元兇”

沙漠并不一定是沙塵的發源地,有部分沙塵是湖底沉積物

目前我國對沙塵來源的認識有誤區?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學匡耀求研究員日前在廣州舉行的研討會上提出自己研究多年的新發現,他認為“熱力洼地”是導致沙塵暴發生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有風有沙就會形成沙塵暴,前段時間席卷華北的沙塵暴的源頭并不是來自沙漠,而是來自中蒙邊境的額濟納旗的干涸的居延海區域。

匡耀求認為,目前我國對沙塵來源的認識有誤區,普遍認為有風和沙就會形成沙塵天氣,沙塵來源于沙漠,“這種認識不全面。經研究發現,沙漠并不一定是沙塵的發源地,每年的季風所到之處并不一定會揚起沙塵。”

匡耀求提出的“熱力洼地”理論認為,“熱力洼地”才是沙塵揚起的真正源頭,影響華北地區的沙塵暴的最大源頭應是毗鄰中蒙邊境的額濟納旗,今年4月17日降落在北京的黃土有相當一部分是居延海湖底的沉積物。

來源:廣州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