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6月9日電 (記者苑堅、徐博) 樂山大佛內部是否埋藏著不為人知的佛教法器?這座已歷經千年風霜的世界第一大佛是否還能屹立千年?近年來實施的保護和修復措施是否有效?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迎刃而解。
8日,中國專家用先進的地質雷達對樂山大佛進行了試驗性檢測后,從9日開始正式對其進行探測。地質雷達的電磁波將深入大佛內部2米至70米,發現樂山大佛內部的秘密。
這次“探秘”的執行者是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與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他們聯合開展了這項名為“樂山大佛地質雷達無損檢測”的項目。
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巖土力學實驗室主任陳寧生稱:“我們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物探方法,即地質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地質雷達是從瑞典進口的。”
“我們將會發現樂山大佛內部是否存在佛教法器,如果存在則可能是1200多年前雕鑿時放進去的。按照佛教傳統,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陳說,“包括當地民間傳說的大佛曾受到過炮彈轟擊,都可以通過電磁波檢測出來。”
樂山大佛是唐朝時在紅砂巖上依山雕琢而成,而紅砂巖極易風化,并受到生物的侵蝕。
陳寧生說,雖然表面的侵蝕相對容易確診,但佛體內部的砂巖層分面、風化特征、裂隙、破損界限和水滲透等判別難度較大。
“就如同人體內科的診斷,需要依賴CT、B超等先進透視技術一樣,大佛體內的診斷也需要先進的巖體透視技術支持。用配備短波天線的地質雷達對大佛內部結構、基腳結構進行探測,深度可達50米至70米。檢測數據的分析結果,可以為我們提供大佛基礎加固的評價,為判斷樂山大佛能否再經受千年風雨提供科學依據。”
據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先樹介紹,中國專家曾在1990年運用超聲波探測,研究了樂山大佛的內部基本構造特征,為近些年的維修提供了依據。
陳寧生說,檢測工作將從6月8日持續至14日。
通高71米的樂山大佛是當今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彌勒佛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1996年與峨眉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