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拯救北京,從地名開始
2006-06-10
北京是歷史文化古都,除了故宮天壇這些極少數名勝,現在絕大多數老胡同古建筑都已經消失了,能讓人依稀辨認出北京歷史的,可能只有地名了。
說起來,北京的每一個地名都應該包含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可悲的是,現在知道這些地名掌故的人越來越少,埋藏在這些地名之中的歷史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說起“朱元璋”、“康熙”、“劉羅鍋”這些名字,我們都能立刻聯想到很多歷史往事,但是說到“亮馬河”、“象來街”、“趙公口”,又有幾個人知道它們的來由呢?就包括名滿天下的“王府井”,每天都有數萬人慕名而來,但其中有多少人知道“王府井”為什么要叫“王府井”嗎?
地名,凝結著北京的歷史,北京其實就是這樣一個一個地名鏈接起來的文化歷史空間,當這些地名的文化內涵枯竭了,北京也就只剩一個空空的軀殼。
今年是非物質文化保護年,拯救北京的非物質文化,就應該從地名開始。

本人從書籍、報刊、網絡搜集了一些北京地名掌故,但還遠遠不夠,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天下志士仁人能夠群策群力,大家齊心協力,一同拯救北京即將消亡的歷史和文化。


1.北京的五大鎮石

明清時,北京城出現了五大鎮物,當時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在北京的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設置了五個鎮物,用來震懾妖魔,以確保京城安全。東方屬木,鎮物是廣渠門外神木廠的金絲楠木;西方屬金,鎮物是覺生寺(大鐘寺)的大鐘;南方屬火,鎮物是永定門的燕墩;北方屬水,鎮物是頤和園昆明湖邊的銅牛;中央屬土,鎮物是景山,景山聚土為鎮山。

2、北京的福祿財壽吉:

(1)萬壽宮(祿)
據《京師坊巷志稿》記載:萬壽宮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名曰:宏仁萬壽宮,為道教式建筑。宮院內設有文昌殿,殿中供奉著文昌神像(文昌又名“文曲星”,在中國古代神話里是主宰功名祿位的神),舊時宣武區南部會館較多,各地上京趕考的舉子們常到萬壽宮進香,求拜文曲星君,期盼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清乾隆時期,萬壽宮“遺址僅存,無椽矣”。可士人仍將原址呼為萬壽東宮。

(2)趙公口(財)

趙公即是傳說中的財神趙公明。趙公口即是財神入口。自元在北京建都以來,該地是由南進京必經之所,原有一座財神殿,供奉財神之位。南方求官朝貢、輸送銀糧、商人赴京都要先在此地暫住整頓,然后才正式進京。故有“財聚四海、富匯五湖“之譽。

(3)保福寺(福壽)

退了休的太監在此集資修建此寺,取福壽之意。

(4)象來街(吉)
明清兩朝,東南亞一些國家曾帶大象來華,進貢皇帝,以示友好。明弘治八年,在宣武門內西南城根設立象房和演象所,馴養大象。古代將大象視為太平吉祥的象征,寓萬象更新之意。每當太和殿舉行盛典,象群被牽到皇宮,有駕車的、馱寶的、站班的,各有分工。平時大臣上朝,大象站立排列于午門前御道左右,蔚為壯觀。清朝沿用明朝役使大象的制度與習俗不變。


3.八達嶺
《長安客話》中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是居庸關的外口,北往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寧、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是交通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4、天橋
原天橋位于天壇西北,南北向跨過龍須溝。此橋是皇上去天壇祭天的必經之橋,意為通天之橋,故稱“天橋”。

5、大柵欄
大柵欄街原稱廊房四條,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遷都北京后,為鼓勵工商業發展,在正陽門外設市場,修建"廊房",作為商業鋪房,招商開市。至明中葉嘉靖時,這一地區已逐漸發展成為有名的繁華鬧市。清乾隆年間,于街道兩端入口處安置鐵制柵欄,故有大柵欄之稱,并沿習下來,成為街名。

6、東四、西四
全稱應該是東四牌樓,西四牌樓,四”字即指在其十字街頭的四周路口,各建有一座牌樓,合起來是因四座牌樓而故名的。東單、西單全稱是東單牌樓,西單牌樓,“單”是指單獨的一個牌樓而言。

7、大北窯
出東便門,東北方向離城3里,地勢廣闊,土質細膩,向來燒得好磚。多年以來,磚窯密集。其中最大的是在北邊的一座大窯,煙囪高聳,遠遠就能看到。所以遠近居民到此都以大窯為標記物。久而久之,此地就叫“大北窯”。

8、亮馬河
東直門外有條小河,遠來客商的馬車隊來到這里,經常在河里給馬匹洗涮,在河岸上晾干,故名“晾馬河”,后名“亮馬河”。

9、五棵松
原為清提督劭英之墓。墓內有五棵古松樹,周邊荒涼,當地人便以此松樹為地標,稱該地方為“五棵松”。

10、公主墳
主墳位于復興門外大街街心花園中,據載,該墳埋葬的并非真正的公主,而是順治皇帝母親的義女—孔四貞。其父叫孔有德,漢人,立下赫赫戰功,順治皇帝視他為開國良將,順治九年。孔有德南征柳州,陣亡。孝莊皇后將孔四貞認定為自己的義女,留在宮中撫養,封她為和碩公主。 孔四貞自幼善騎射,通武藝,特賜繼承其父“定南王”的王位,后嫁內務大臣孫延齡,并同往廣西節制軍務。孫后投靠吳三桂背叛清廷。孔四貞堅決反對孫、吳的叛逆行為,率兵討伐,平息云南叛亂,康熙帝召她回京,并為她賜封王爵,成為清朝的一代女王。孔四貞逝世后,清廷以隆重的葬禮相待,將她埋葬于此,并稱之為“公主墳”。

11、王府井
明代興建紫禁城,達官貴人在此修建王府,據《明成祖實錄》載,這里被稱十王府、王府街,王府街旁西側有一口遠近聞名的優質甜水井,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


15、護國寺
護國寺是北京八大寺廟之一,始建于元代。原為元丞相託克託官邸,初名崇國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賜名為大隆善護國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貝勒修繕此寺,為圣祖祝壽,曾對寺廟大加修繕,名護國寺,又稱西寺,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

16、神路街
朝陽門外東岳廟前神路街名字來歷非常簡單,就是東岳大帝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 明清兩代,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東岳大帝誕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趕廟會外,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東岳大帝出外巡游,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記載“帝誕辰,都人陳鼓樂、旌幟,樓閣亭彩,導仁圣帝游。帝之游所經,婦女滿樓,士商滿坊,肆行者滿路,駢觀之。帝游聿歸,導者取醉松林,晚乃歸。”


拯救北京非物質文化,從地名開始!
熱切期望大家一起來挖掘掌故、復活北京!

轉自凱迪論壇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