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大豐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俗稱“四不像”的中國麋鹿被科學界發現,迄今已整整141年。清代末期,由于天災人禍,麋鹿作為一個特有物種在中國基本消失,
目前,中國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護區內--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有1007頭,北京大興麋鹿苑有130多頭,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600多頭。此外,在河南、江蘇泰州等地也有一定規模的麋鹿繁殖基地。
大豐麋鹿保護區已形成世界最大的麋鹿種群,通過三次野放試驗,建立了完全擺脫對人類依賴、可自我維持繁衍的野生麋鹿種群,結束了數百年來世界上麋鹿只有圈養而無野生種群的歷史,成為全球攜手拯救瀕危物種的“重引入”項目中最成功的范例。這里還建有世界上唯一一個麋鹿基因庫。
麋鹿研究專家丁玉華表示,退出了世界瀕危動物名錄“紅皮書”之后,麋鹿保護的重點將是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麋鹿血統交換和基因研究,以避免近親繁殖過度造成麋鹿近交遺傳衰退現象的發生。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