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晨報報道(記者 武藝 段國棟 劉欣榮)6月12日,在經歷了18次沙塵天氣的頻繁襲擊后,內蒙古再次遭遇“強流”壓境。受高空冷渦和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共同影響,6月12日至14日,我區中東部地區將出現陣雨或雷陣雨天氣,同時伴有五六級偏西風或西北風,包頭市北部、烏蘭察布市北部、錫林郭勒盟西部局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連續不斷的沙塵天氣給我區農牧業生產和野外作業帶來諸多危害。緣何今年以來沙塵天氣頻頻光臨內蒙古?這位不請自到的“貴客”是臨時過境還是安營扎寨?帶著許多熱心讀者的疑問,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現狀
☆沙塵19次光顧內蒙古
陽光明媚的六月份本應和風細雨,熱氣逼人。但一個不容置疑的現實令市民頗為心煩,要么是涼風侵骨,要么是沙塵蔽日。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市民“難于見青天”?沙塵暴的誘因是什么?來自權威機構內蒙古氣象局的一組統計數字令人觸目驚心:今年以來(2006年1月1日至5月31日),特別是入春以來,我區沙塵天氣頻繁,截至6月12日,今年共出現19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12次沙塵暴、7次揚沙天氣),僅春季前兩個月就出現9次,造成一定的災情。上半年沙塵光臨19次,這在近幾年來也是不同尋常的。居住在呼市玉泉區楊家巷的李女士告訴記者:“這樣的天氣太煩人了,什么也干不成,晾在陽臺上的衣服上落滿了一層沙,晚上睡覺時都能聞到一股土腥味,煩死人了。”
★詳情
☆沙塵天氣面廣 驚心
據記者了解,19次沙塵暴遍布我區大部分地區,2月出現1次,3月出現3次,4月出現6次,5月出現2次。出現時間為1.2月20日至21日,全區大部地區(范圍大);2.3月9日至12日,全區大部地區(強);3.3月15日至17日,全區大部地區(范圍大);4.3月24日至27日,全區大部地區(范圍大,較強);5.4月6日至8日,中西部地區(范圍較大);6.4月10日至11日,我區通遼市以東地區(范圍大,強);7.4月16日至19日,中西部地區(范圍較大);8.4月21日至22日,中部及西部偏南地區;9.4月25日,烏蘭察布市以西地區;10.4月30日,錫林郭勒盟及以西地區(范圍較大);11.5月16日至17日,全區大部地區(范圍大、較強,除阿拉善盟、呼倫貝爾市外);12、5月30日,中部偏北及東北部偏西地區。另外,還有7次局域性沙塵天氣。發生時間為:1月14日,2月2日、2月28日,3月21日、3月31日,5月6日,6月8日。
★比較
☆歷年氣象比較
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3-5月平均沙塵(暴)次數是11次(3月3次,4月5次,5月3次)。2000年春季,內蒙古出現12次沙塵(暴)天氣過程(3月3次,4月6次,5月3次)。其特點是:次數略多,范圍較廣,出現地區偏東。2001年春季,我區出現15次沙塵(暴)天氣過程(3月7次,4月6次,5月2次)。其特點為:出現時間特早,次數特多,遠遠多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春季平均數(11次)。2002年春季,我區出現10次沙塵(暴)天氣過程(3月5次,4月5次)。其特點是:次數略少,出現時間集中,沙塵天氣結束日比往年提前。2003年是我區春季沙塵天氣發生最少的年份,僅在4月出現3次,且影響范圍有限。2004年,我區出現8次(其中春季5次)區域性沙塵(暴)天氣過程(2月3次,3月3次,4月1次,5月1次)。其特點是:出現時間早,集中在2、3月,總的次數偏少。2005年春季,我區出現10次區域性沙塵天氣過程(3月1次,4月5次,5月4次)。其特點是:出現時間晚,時間集中在4、5月,次數略少,結束時間晚。與上述各年情況比較可見,到目前為止(3、4月),今年春季我區沙塵(暴)天氣有如下特點:(1)出現次數與90年代以來春季同期平均數(三四月共9次)持平;(2)出現次數比2000年、2001年春季同期偏少;(3)出現次數比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春季同期偏多;(4)出現時間偏早并且集中。2月就出現沙塵天氣,主要集中在4月;(5)影響范圍較大,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僅東北地區較少;(6)強度適中,尚未出現特強沙塵(暴)天氣過程;(7)沙塵天氣過程首先起塵于我國境外蒙古國的有8次,起塵于境內的有2次,境外、境內同時起塵的有2次;(8)產生沙塵天氣過程的冷空氣大多數是西北路經冷空氣和地面蒙古氣旋東移發展造成的;僅有一次是西路冷空氣、一次是北路冷空氣南下造成的。而往年不僅有西北路徑,同時西路冷空氣造成的要比今年多一些。
★誘因
☆今春沙塵多發原因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三大原因吹起我區境內沙塵。一、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我區中西部地區偏高1至2攝氏度,土壤解凍比以往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蒸發。二、去冬今春以來我區降水量偏少,一般較常年減少3至5成,多的減少8成,地表干燥,土壤墑情差。三、西伯利亞冷空氣頻繁入侵,勢力較強且在該冷空氣入侵的路徑上分布著大范圍的沙漠、戈壁,加上其多與蒙古氣旋的共同作用,導致了沙塵(暴)頻繁發生。蒙古國及我國北方地區沙漠廣布,一些局部地區的土地沙化呈擴展之勢,提供了大量沙塵源。另外,我國屬于中亞沙塵暴多發地區。對沙塵源的分析也表明,發生在我國的沙塵(暴),既有境內沙塵源的影響,也有境外沙塵源的影響,特別是今年,境外沙塵影響更為嚴重。由于在我國北方地區分布有大面積的沙化土地,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其中的沙漠、戈壁是不可能治理的,不可能被消滅。由于境內、境外沙塵源的存在,沙塵(暴)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
★災情
☆我區部分盟市受損
據了解,在今年4月10日發生的沙塵(暴)天氣過程中,錫林郭勒盟西蘇旗賽漢鎮都呼木嘎查牧民的216平方米磚木結構畜牧棚圈全部倒塌,壓死大羊113只、羔羊91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8.2萬余元。錫林浩特市大型落地戶外廣告牌刮倒損壞34塊、小型戶外廣告牌刮爛70-80塊,牌匾刮爛200塊。同日,巴彥淖爾市全境出現了大風沙塵(暴)天氣。
4月10日發生的沙塵(暴)天氣是阿左旗遭遇的今年以來的第六次沙塵(暴),也是最為強烈的一次,風速達13米/秒,風力達7級。據統計,此次沙塵(暴)使該旗牲畜死亡4500多頭只,丟失2000多頭只;受災草場面積為502.4萬公頃。據初步估算,經濟損失為1549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達到309萬元。其中,阿左旗吉蘭太地區沙塵天氣結束后出現降雪,由于能見度低、溫度低,造成了3起交通事故,2人死亡。大面積的果樹開花受凍,損失嚴重;10余只牲畜死亡。阿左旗孿井灘地區有5座溫室大棚的塑料膜被大風徹底損毀,損失約1萬元。510張保溫草簾被大風損毀,損失約2.55萬元,66.67公頃小麥受害,損失約20萬元,灌區大部分已經清理過的支渠、豐渠等再次被風沙填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渠內積沙;400余只羊失蹤,250只死亡,直接損失約6.5萬元。50家農牧民的住房被大風刮壞,損失約1萬元。初步統計此次大風沙塵(暴)對孿井灘地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31.1萬元。
相關專題:內蒙古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