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阻燃劑、殺蟲劑、氟化物等有毒工業化合物是污染北冰洋海域的主要罪魁禍首。極地動物因特殊的生存環境而異常脆弱,這些化學物質可造成其荷爾蒙分泌紊亂或
報告舉例稱,有證據顯示生活在巴倫支海的北極熊甲狀腺激素已受到污染物的嚴重破壞。在加拿大圣勞倫斯河口發現的白鯨尸體內由于含有大量化學物質,而不得不被當作有毒的危險品處置。
報告呼吁歐盟國家“緊急并嚴格”地制定相關法令,控制化工業對海洋的污染,保護北極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強調,北極盡管遠離工業城市,但化學制品隨著氣流或洋流進入北冰洋,然后附著在冰塊上,逐漸向外釋放,毒性甚至可持續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