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過公園的排水溝幾十年得不到有效治理,的確讓國家級森林公園蒙羞?!蓖高^
大煞風景
國家森林公園內有條污水溝
6月12日中午,酷熱難耐,游客稀少。位于省會鄭州東北郊區的鄭州國家森林公園里一片寂靜。穿過公園南門向北走約50米,一股股腥臭隨著微風直沖鼻腔——綠色蔥蘢的樹林間,一條流淌著灰黑色液體的污水溝赫然在目。
河溝寬約3米,兩岸黃土裸露,雜草叢生。在一個沒有護欄的石橋邊,拴著兩匹馬,地上遍布馬糞。幾個中年男子坐在臭氣彌漫的岸邊,懶洋洋地抽著煙卷,招呼記者“騎馬玩”。他們說,騎馬場離河溝很遠,“馬放到這里來主要是圖個方便,屎尿啥的,可以直接清到河里去。”一男子指著水面上漂浮的塑料袋、破布爛鞋,稱這條河溝是排水用的。
順著堤岸向西走,渾濁的水中不時冒出貓、狗等動物的尸體(如圖),水草里蚊蠅孳生。走了不足百米,排污口接二連三。
“你瞅瞅,都成啥了?堂堂國家級森林公園,竟然藏了這么一條污水溝,大煞風景啊!”得知記者來采訪,一個正在公園散步的老人情緒激動。老人叫趙本立,今年79歲,是森林公園管理處的退休職工。“1982年我調到這里時,這片地是鄭州林場,主要作用是防風固沙。水是清亮亮的,泥鰍啊魚蝦呀,多得很,逮都逮不完。”
在老人的記憶里,這條發源于金水區黃家庵村名叫黃魏干溝的河渠雖沒有金水河、東風渠有名,但也是個景美水秀的好地方?,F在貫穿森林公園的黃魏干溝有兩公里長,一直向東流進賈魯河的支流?!翱上О。斈甑拿谰霸僖舱也换貋砹恕?/FONT>
退休后,老人沒有離開森林公園,而是自己給自己找了個活兒——主動為游客介紹公園的來龍去脈、花花草草?!罢f到黃魏干溝時很尷尬,明明知道跟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牌子不相稱,也沒法跟人家解釋。公園的100多號員工和管理處領導也尷尬、也著急!”老人嘆了口氣。
無人清理
黃魏干溝成了一條污水溝
2000年6月,鄭州國家森林公園正式開園迎賓。這個公園是由鄭州市政府投資350萬元改造建設的,占地3500畝。
“公園保留了生長了幾十年的樹木,并新搞了許多苗圃?!编嵵輫疑止珗@管理處辦公室趙主任說,除了開設了不少娛樂項目用于招攬游客外,園內有鄭州市林業派出所、鄭州少年管教所等單位,這些單位都是以前就在林場內的。
在管理處,記者試圖了解更多有關森林公園的發展情況,但被趙主任告知“沒有整理出來”。談及黃魏干溝,趙主任很敏感:“多少年前遺留下來的河道了,不歸我們管,怎么治理我們也很頭疼?!?/FONT>
據趙主任介紹,目前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只是負責打掃園內道路的衛生,各個苗圃也有人清潔,園內各個單位的衛生由他們自己管理。
采訪中記者發現,黃魏干溝附近的排污設施多是鐵質和水泥管道。在森林公園管理處辦公樓后,就有3個排污口?!肮珗@里各個單位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沒地方處理,只能排放到河溝里?!壁w本立說,前幾年,森林公園旁建起一座化工廠,工廠在地下埋設管道,直接往溝渠里排污水。
黃魏干溝穿越森林公園,是不是應該歸公園負責清理呢?“這條溝權屬不明確,我們認為該歸市政部門管理,畢竟這是一條容納市區雨污水的通道,屬于市政設施?!壁w主任說,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并沒有安排專職人員對溝渠進行過清理保潔。
據了解,近年來,鄭州市為提升市政設施運行能力,美化市區生活環境,接連對城區內的金水河、熊兒河、東風渠等河道進行了綜合整治。1997年以來,鄭州市政府一次性投資1.6億元,對金水河市區段從天下路至107國道的兩岸進行了統一規劃和建設,完成了截污清淤、橋梁閘壩改造、修建道路廣場、設置地界欄桿及園林綠化等工程,建成綠地85.5萬平方米;2002年8月至2003年年底,投資2330萬元對熊兒河市區段周邊區域內的污水管道進行了截流改造,2004年7月底基本完成了市區段河道兩岸的綠化;2004年,對東風渠整個市區段河道、市政設施和景觀綠化進行了升級和完善。
一些市民接受采訪時提出疑問,鄭州市舍得花大力氣對流經市區的河道進行治理,為什么對影響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的黃魏干溝視而不見呢?
權屬不明
多個部門均稱不歸自己管理
根據《中國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辦法》,國家森林公園須是“森林景觀特別優美,人文景物比較集中,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旅游服務設施齊全,有較高的知名度”。
漫步鄭州國家森林公園,黃魏干溝岸邊豎立的“森林大氧吧城市后花園”等宣傳標牌隨處可見,這顯然與現實情況形成了強烈反差?!拔覀冊啻蜗蛩?、城建等部門反映,要求把
溝平掉,或改為暗溝?!壁w主任無奈地說,“但到現在也沒回音?!?/FONT>
為弄清楚黃魏干溝的管理和保護問題,記者查閱了相關文件。根據1992年8月生效的河南省《河道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堆放、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體的物體,禁止在河道內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容器”、“河道主管機關應當開展河道水質監測工作,協同環境保護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凡對堤防、護岸和其他水工程設施造成損壞或者造成河道淤積的,由責任者負責修復、清淤或者承擔維修費用”。該條例的適用范圍為“除黃河、沁河干流外的一切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并且明確“市(地)、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的河道主管機關”。
但鄭州市水利局有關人士認為,黃魏干溝是鄭州城區內的一條溝渠,水利部門只負責管理城區以外的大河大湖,這條溝不應歸他們管轄。
鄭州市環保局有關人員表示,不清楚黃魏干溝在哪里,也不清楚哪些單位往河里排污。
隨后,記者采訪了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該處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只管理金水河、接管東風渠一部分河段,而熊兒河的管理權在市政府,還沒有移交過來。”他說,他不知道森林公園里有這么一條河道,也就談不上管理了。
對園方“黃魏干溝應歸市政部門管理”的說法,鄭州市市政局道橋處處長徐玉柱答復:“我們管不了。”他建議記者咨詢鄭州市雨污水改造項目部,“項目部正對全市雨污水市政設施進行改造,他們應該知道黃魏干溝的歸屬問題”。
一條河溝
治理起來咋就這么難?
從鄭州國家森林公園出來,記者在老107國道與北環交叉口南約200米的一座道橋上向東望,突然發現流進公園的黃魏干溝護坡砌上了漂亮的石磚。
“這的確是我們剛剛完成的工程,但我們沒有管養黃魏干溝的義務,是按照森林公園的要求做的,目的只是從外面看著漂亮而已,砌了大概300多米長吧,再到里面我們就不做了。”昨日上午,鄭州市雨污水改造項目部一李姓負責人透露,根據管轄范圍,市政部門對老107國道以內的城區河道擁有管理和整治權,但黃魏干溝是歷史形成的一條河渠,游離于市政管轄之外,按照屬地原則,應該由森林公園負責整修。
李先生反復強調,他們之所以對黃魏干溝護砌,并不是要進行環境改造,只是臨時性的養護,初衷是為了配合老107國道與北環積水點的治理,才對黃魏干溝進行斷面擴大,以利于市區雨水的排放,減輕附近道路的積水壓力。據他介紹,2002年11月至2003年年底,為解決東風渠截污后農業路以北地區及東風渠下游雨污水出路問題,市政部門在沙花干溝與老107國道交叉口建了一座日抽升量10萬噸的臨時污水抽升泵站,利用該臨時污水抽升泵站,將農業路以北地區雨污水排入沙花干溝?!暗怯捎谀壳疤幚砩郴ǜ蓽嫌晡鬯鸟R頭崗污水處理廠還沒有投入運行,致使這條干溝的雨污水大量外泄,造成道路積水嚴重,所以必須要分流一些雨水給黃魏干溝,才想到要治理的。”李先生說,一旦馬頭崗污水處理廠建成,黃魏干溝也就失去了臨時排放的功能,市政部門當然不會再整治了。
“作為省會城市,鄭州能擁有一處國家級森林公園應該是一份驕傲,值得珍惜。但遺憾的是,一條污水溝歷經數年得不到有效治理,實在讓國家森林公園這塊金字招牌蒙羞?!痹诓稍L中,不少鄭州市民和游客認為,“為什么一條河溝那么難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