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云上金頂 天下峨眉
2006-06-17
    山以得人而顯,人以得地而傳。人與自然,延延不息。
  峨眉山是中國最著名的佛教圣地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中國四川省西南部,與昆侖山一脈相連。歷史上的峨眉山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至清代又增添了四峨山。大峨山即今日峨眉山。

  巍巍群峰,亙古峨眉。峨眉山的地質形成既古老而又年輕。她經歷了8億年孕育,7000萬年沉浮,200萬年滋潤,從一片汪洋中平疇崛起,到高聳入云,最高峰海拔3099米。神仙洞府,傲視群雄。

  峨眉之名,史見秦漢。查考典籍,著錄繁古。據晉代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杜宇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后戶玉壘、峨眉為城廓。”北魏時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記載:“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見兩山相對如蛾眉,故稱峨眉焉。”西晉張華的《博物志》、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宋歐陽文《輿地廣記》、南宋王象之的《輿地記勝》,《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清顧祖禹《讀史方輿記要》,宋、明、清以及民國版本的《峨眉山志》等均有記敘。

  峨眉山佛教淵源流長歷史上曾有過佛道并存的局面,但終以佛教而至興。據《峨眉山志》載,西周時即有高人來此,搭茅建屋,尋仙問道,初露峨眉山民間宗教端倪。相傳東漢時普賢菩薩來峨眉山,為方便教化眾生,應化了采藥老人蒲公(普公),蒲公因此將宅改寺,開啟了峨眉山佛教建寺的緣起。但佛教真正的弘傳,應從東晉開始。晉時慧持祖師入山創建普賢寺,又有印度和尚阿羅婆多慕名而來,見峨眉山靈水秀,形似佛經中的化城,乃以木皮蓋殿于深山林中,取名化城寺俗稱木皮殿。唐人賈島在《送臥云庵僧》一詩中寫道:“下視白云時,山房蓋木皮”。詩人曹松在《送峨眉僧歸》一詩中描述得更為貼切:“五月峨眉須近火,木皮殿(嶺)上祗如冬”。唐代的廣浚、慧通等禪師先后上山結茅建寺。到了明清,在數百里山巒梵宇琳宮、鐘聲繚繞、亭臺樓閣、星羅棋布。峨眉山遂與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有“金五臺、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美譽。

  峨眉山寺院歷史上最興盛時達180多座(含市區),有的被喻為三里一廟、五里一寺。據史料記載,漢晉時建有乾明觀、光相寺、普賢寺、化城寺;唐宋時期有黑水寺、華嚴寺、清音閣、牛心寺、雷洞坪、飛來殿、廣福寺、接引殿;明代則有報國寺(會宗堂)、神水閣、洪椿坪、仙峰寺、太子坪、金頂、華藏寺、慈圣庵、大佛寺;清代更是層出不窮。寺院建筑布局巧妙,依地勢而異,逐山水而居,或隱沒于蒼翠之中,飛架于溪壑之上,聳立于高峰之巔,巧構于危巖之畔,與峨眉山水融為一爐,具有濃郁的川南民居風格。在建筑形式上,既有佛寺的宏偉莊重,又有民間的靈巧實用,展示了峨眉山佛教建筑藝術的獨特魅力。

  峨眉山古建筑寺院,目前尚存30座(含市區3座),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峨眉山文化遺產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近20處被國務院、四川省和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享譽海外的宋代萬年寺普賢銅像,元代伏虎寺華嚴銅塔,明代萬年寺磚拱無梁殿、報國寺圣積銅鐘、金頂銅碑,洪椿坪千佛蓮燈,仙峰寺舍利銅塔,神水閣石刻群等等,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曾吸引了不少古代皇室臣僚、大德高僧、文人雅士和近現代名人流連忘返,詠詩撰聯,翰墨飄香,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詩人李白對峨眉山的真實贊美。清代所稱的古“峨眉十景”,景物交融,鑲嵌在200多華里的游山道中。金頂四奇:日出、云海、佛光、圣(佛)燈,天門石旁“玉露明珠”,七里坡下“一山兆瑞”,黑龍江上“一線天塹”,寶現溪中“清音平湖”、紅株湖畔垂柳依依,九老仙洞深邃傳奇,許多自然殊景,引人入勝。

  群峰出昆侖,平疇三千米,峨眉山核心景區占地面積154平方公里。山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星羅棋布的旖旎風光,如峰、嶺、頂、坪、岡、巖、洞、石、坡、梯、拐、泉、池、溪、峽、潭、溝、湖等。群峰簇翠,流泉飛瀑,鐘靈毓秀,譽滿峨眉。古有“震旦第一山”,今有“峨眉天下秀”。

  “峰頂四季有冬日,芳花芳草春自融”。峨眉山是一座天然的植物樂園,以瓊花瑤草而著名于世,因地理原因,土壤類型多,適宜多種植被的生長,帶譜十分明顯,保存有較完好的亞熱帶植被類型。山下的桫欏、山腰的箭竹、山巔的冷杉,鱗次櫛比,迎風傲雪。初喜亭的杜鵑、長壽巖的珙桐、麻子壩的含笑、山澗悠蘭、一地報春,次第綻蕾,姹紫嫣紅,既有南國風光,更有銀裝素裹。全山已發現高等植物242科,共32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達1600多種,首批列入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有33種,以峨眉山模式產地命名的157種,花卉500余種,僅杜鵑就達29種,具有較高的研究、觀賞和開發價值。

  峨眉山動物種類十分豐富,已發現2300多種類。著名的巖鴿、白鷴、小熊貓、蘇門羚、胡子蛙、山溪鯢、大蚯蚓、枯葉蝶等。特別是峨眉山藏獼猴,出沒于山澗路旁,見人不驚,與人相親,堪稱山中一大奇趣。

  東坡詩句:“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是登臨金頂,展望天府平原的寫照。來到峨眉,臨峰遠眺,視野壯闊;東望青衣、岷江、大渡河,煙波浩渺,宛如白練環繞;西望瓦屋、貢嘎、雪山、云濤舒卷,恰似山舞銀蛇。更為奇妙的是,每當舍身崖下風靜云平,日光折射云海,形成五色光環,人光暉影,掩映成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佛光”。

  峨眉山是最溫馨的朝拜觀光之地。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名錄后,峨眉山人始終以敢為人先的精神,躬耕力行,整治環境交通,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內涵,進行數字化建設。在創建文明、安全、衛生景區方面獨領風騷,為建設美好家園再創輝煌。

  2003年為了貫徹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峨眉山建設成為“中國第一山”的奮斗目標,以科學的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強化管理,努力挖掘“兩個遺產”中的豐富內涵。佛教(普賢)文化是峨眉山之魂,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生命力,如何繼承和弘揚佛教文化,把“構建和諧社會”和“提倡人間佛教”有機結合起來。如何尊重歷史、遵循傳統文化、加強科學保護、合理規劃利用,是信眾和游人所關注的。縱觀歷史而言,信眾就是最早的旅游(行)者,二者是相輔相襯的;如南宋詩人、文學家、政治家范成大(石湖居士)朝峨眉;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散文家徐霞客,當年漫游西南時就有僧人與之同行……,此舉意義深長。為還其歷史面貌,挖掘佛教文化內涵,峨眉山人又以大無畏的精神,要把金頂建設成為當之無愧的“千座名山一座頂”。歷經3年艱苦努力,終于完成了新建金頂“十方菩賢”圣像(高48米)、修繕改造金頂(金殿)華藏寺(銅殿)、落架維修臥云庵(銀殿、銀頂)等工程。恢復十方叢林——大佛禪院等建設還在進行之中。這一系列工程的竣工和完善,不僅全面提升了峨眉山在中國佛教名山和風景名勝區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為把峨眉山建設成為世界上著名的佛教朝圣中心、天然的地質生態王國、中外游人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夯實了基礎。曲折與光明同行,政通人和能鑄就偉業,“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是中國佛教面向世界所發出的聲音,入情契理,意義深遠。“和諧同心”,再繪峨眉山美好藍圖。

  今日峨眉山,澗水常流,林草更綠,遙聞梵唄之聲,細聽林中鳥語。如今峨眉山,金繩上天,高路入云,這里舒適溫馨,到處祥和平安。早在46年前,郭沫若曾親筆題寫“天下名山”四字,是對峨眉山文化與自然的高度概括,趙樸初居士又手書“佛教圣地”,是對普賢道場的真實寫照。雄、秀、神、奇、幽、殊,筆墨難繪,無論是朝拜、觀光、休閑、度假、科考、探奇、攀援、攝影、寫生、還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峨眉山都將是最理想的去處,會讓你不虛此行。

  云上金頂迎賓客,天下峨眉放光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