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韋河里的“紅水”來自上游兩岸造紙廠排出的廢水。由于許多造紙廠已被當地政府關?;蚶樟钫?,小韋河的水質逐漸變好。然而不達標排放的情況仍時有發生,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小韋河是陜西省第一大河渭河的上游支流。每天,這樣的污水源源不斷的流入渭河,又通過這個黃河第一大支流匯入中國的“母親河”。據陜西環保部門統計,2004年,渭河流域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量超過6億噸。渭河被當地人戲稱為關中的“下水道”。
為了了解渭河的污染治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小組近日來到陜西,對渭河兩岸執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情況進行檢查。
全長800多公里的渭河發源于甘肅渭源縣,在陜西流經寶雞、咸陽、西安等幾大城市。該?。福埃ヒ陨系墓I廢水和生活污水通過渭河排泄。
據國家環??偩治廴究刂扑靖彼鹃L田錫軍介紹,按國家對地表水水質標準要求,渭河應不超過IV類。通過近兩年實施渭河治理方案,渭河總體水質有所好轉。但2005年,渭河13個監控斷面中,9個為劣V類。
此外,自70年代以來,渭河流域年徑流量逐年減少,90年代后年均不足70億立方,只占60年代的一半左右,而渭河流域的用水量卻迅速增長。2000年后超過50億立方。在枯水期,渭河幾乎無生態來水,喪失了自凈能力。
為了有效遏制渭河水污染惡化的狀況,國務院已經批準了《渭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劃》。對于渭河的第一大污染源造紙廠,陜西省已經要求到2006年關停所有年生產3.4萬噸以下的化學制漿和年產2萬噸以下的的廢紙造紙企業。目前,渭河流域的造紙企業數已由2001年的600家減少到現在的149家。
陜西省環保局副局長李興民說,渭河流域已建成和正在建設過程的污水處理廠現有19座,設計處理總規模137.8萬噸/日,其中已建成并運行的9座,有望減輕渭河污染問題。
除了加強污染治理外,李興民表示,渭水的污染問題需要綜合整治,不僅要治污、引水入渭,還要解決泥沙淤積、流量減小的問題,加強沿河水土保持工作,從多方面入手確保渭河水質不再惡化。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