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選秀節目的流變與空間
2006-06-18

2006年5月13日這天,中午,湖南衛視的“超女”和東方衛視的“加油好男兒”爭奪著同一時段的收視,晚上18點多,央視二套又在播出“夢想中國”海選,與此同時,東方衛視的新聞里正在介紹他們的另一檔歌唱選秀節目“我型我秀”的進展。晚19點半,央視三套開始連續多天的青年歌手大獎賽。

“夢想中國”制片人哈文說,現在的選秀節目是個頗為龐大的數字。以央視二套為例,它是經濟頻道,擁有選歌手的“夢想中國”、挑主持人的“魅力新搭檔”、找工作的“絕對挑戰”、面向家庭的“全家總動員”。以娛樂發家的湖南衛視除了擁有“超女”,還有為瓊瑤劇找女主角的“尋找紫菱”、進軍體育圈的“國球大典”等等。這些選秀節目以各種大型活動和節目的假日版形態存在著,在熒光屏上對我們進行疲勞轟炸。

青歌賽:選秀的雛形

如今一提起選秀,必然會提到“美國偶像”,選秀節目的3個評委、海選原生態和零門檻都來自這個節目。其實延續了24年之久的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雖然與選秀節目有差異,但它的效果完全是“一夜成名”。

當韓紅躊躇滿志又有些矜持地坐在第12屆青歌賽頭排評委席的時候,她大概想起了自己在這個比賽中的遭遇——連續參加五屆沒有進入決賽。這個以各地方電視臺選送歌手的比賽這幾年門檻越來越低,評委金兆鈞說:這些以電視臺名義選送的歌手并不是電視臺的職工,他們可以是任何人,只要向電視臺報名。今年組隊更加自由,選送單位與歌手間只存在簽約優先的規矩,央視對選手也沒有承諾,只是說有可能參加春晚等央視的大型晚會。

在過去,青歌賽的獲獎者雖然沒有特權,但擁有無限的機會。中國歌壇20年來活躍的歌手基本上全部經過青歌賽的篩選。1984年第一屆比賽中,關牧村、殷秀梅都是二等獎的獲得者;第二屆,專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是彭麗媛,二等獎是閻維文,三等獎是董文華,這一屆增加了通俗唱法,一等獎蘇紅已經湮沒,二等獎的韋唯和三等獎的毛阿敏是縱橫多年的大姐大。宋祖英、那英、毛寧、杭天琪、林依輪、江濤……大部分人借此改變了命運。當年的第一名都有機會在春節晚會獨唱,宋祖英得到了專業組民族唱法第一名后,才在春晚上演唱了《小背簍》;蘇紅在春晚上演唱的就是她的參賽歌曲《我多想唱》。直到前幾年,青歌賽的冠軍譚晶還有機會在春晚上獨唱歌曲。

金兆鈞說:“當時沒別的吸引眼球,這是歌手出道的唯一渠道。”只要拿到名次,至少有個專業團體可以進。很多選手就是在賽后被各文工團挑走,如果原本就是專業團體的,也可以嘉獎立功。1986年之前,許麗麗是一個飯館的服務員,她奪得了業余組通俗唱法的第一名,風頭超過了同屆的韋唯、毛阿敏。因為是天津第一個歌唱大賽冠軍,她回家鄉時,受到了舉城歡迎,英雄般的待遇,李瑞環親自接見,還獎勵了她一套兩居室住房和那時十分罕見的18英寸彩電。

與現在的選秀不同的是,青歌賽的權力掌握在評委手中,這也是它一直有黑幕說存在的原因。更奇怪的是,青歌賽的評委在直播中還大換血,一次換掉好些著名人士,央視給出的理由是“直播很多天,他們太累了”。

金兆鈞到現在也不認為青歌賽敗給了青春期的選秀節目,“如果是專業選手,大部分會咬牙參加這個。‘超女’比賽很難唱原創新歌,熟歌表現得再好,也是娛樂式的”。李宇春、張靚穎的新歌觀眾并不太接受就很說明問題。事實上,李宇春在成名前參加過青歌賽的選拔,落選了。哈文說,李宇春也參加過“夢想中國”,海選沒通過。因為每個選秀節目訴求不同,看好的選手自然也不一樣。“超女”強調少女圓音樂夢想,“夢想中國”是“平民樂”,“我型我秀”要求選手時尚、有街頭感,青歌賽是面向專業選手。像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會以參加“超女”為恥,對報考該院的“超女”獲獎者趙靜怡、馮家妹也頗為不屑,但她們卻會參加青歌賽。

青歌賽以前的斗爭存在評委中,他們爭奪的是自己所在流派的權威地位。金鐵林的學生十幾年來一直是民族唱法的代言人,彭、董、宋、張也、祖海,這些學院派民歌手成為晚會的開場和壓軸。尤其是上兩屆,關于學院式民族唱法,有著明確的沖突。自從郭蘭英當評委后,強調音樂的根源性,原生態歌手開始嶄露頭角。200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主任田青當上了評委,給學院派民歌打了最低分。2002年,代表原生態唱法的藏族歌手索朗旺姆得到了民族唱法的冠軍,今年更是把原生態分離為單獨的一個組,標志著對學院派的反動。

可是今年原生態組又出了一個紕漏,在山西窮山溝放了30年羊的羊倌石占明從來沒有進過城,二炮文工團為了獲獎,在比賽前兩個月讓嗓音高亢的石占明火線入伍,把他的妻子兒女都遷進北京。在知識問答環節中,石占明不認識中國國旗,引起了巨大爭論,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他痛悔地對自己上綱上線,說自己對不起中國軍人、對不起家鄉父老。石占明接下來的命運可想而知。本來從1998年設置的知識問答環節是為了增加趣味性,現在成了最吸引眼球的環節,觀眾從中獲得了做上帝的俯視感,對德高望重的評委也可以隨意挑刺。

把物質夢想化

在最早引進知識問答類節目時,香港的節目是以巨額獎金誘惑觀眾,如果本次沒有人走到最后一關,獎金會越滾越多。但當引進到內地,成為“開心辭典”時,獎金變成物化的獎品,并被委婉地稱為“家庭夢想”,這些家庭夢想通常是電視、微波爐、歐洲游的機票等等。“夢想中國”是圓普通人的音樂夢想,《馬大帥》里的彪哥床頭貼著“夢想成就未來”。央視二套的頻道總監郭振璽最得意的一句廣告語就是“心有多大,舞臺有多大”。這句話是他在2003年提出的,此后在多種場合被借用,郭振璽說:“任何活動都要有高潮、有儀式感”,所謂“夢想”,正是一種儀式感。“網絡使夢想實現過程縮短,比爾·蓋茨比通用汽車成功的過程要短得多”,郭振璽表示,選秀節目正是這種加速夢想實現的平臺。

前文化部部長劉忠德批評“超女”使年輕人產生“一夜成名”的思想,這通炮轟反而使大家把矛頭對準了“夢想中國”,因為它同樣是選秀節目,同樣是有鼓勵一夜成名的嫌疑。哈文說:“我們只是看到最后勝出者,各賽區加起來10萬人報名才出一個,那個一夜成名還不如高考實在。‘夢想中國’不存在對青少年的毒害,我們節目里72歲老大媽也唱,能說我們毒害青少年么?”她一直強調自己的節目是平民樂,也表示在央視做節目限制比地方臺更多。比如重慶賽區的海選,很多觀眾覺得詫異,每播一兩個選手就會插一次宣傳片,宣傳片內容是由評委李詠、伍思凱、孫悅深沉地傳遞一些音樂理想,看起來對評委的宣傳過于用力。后來才知道,是節目臨播出前被剪掉很多,不得不反復播放宣傳片湊數。

央視同樣要遵守廣電總局的文件:選手年齡在18歲以上,不能在主辦方以外的省級衛視播出、不能傷害選手自尊等等。去年“夢想中國”在香港就有分賽區,由當地電視臺協辦,現在有了這個限制,香港賽區自然就取消了,本來預定的12個賽區也縮減為7個。
專業類選秀“絕對挑戰”中,吸引參加者的是一種物質化獎勵——比如一個百萬年薪的工作機會。制片人詹未非常不情愿把自己的節目歸為“選秀”,她覺得選秀過于膚淺,且帶有表演性質。而她的節目補拍很少,更多是一種應急反應。實際上,這是一種有門檻的選秀。在競爭百萬年薪的營銷總監時,每個選手包括男性都要早早起床化妝,在分組前要面對鏡頭秀出風采,在集中式的訓練中,選手的表演能力越來越強。導演楊樂說:“選手都有秀的成分,盡量夸張地展示風采。只不過以前的真人秀都是游戲,而這個秀可能會對他的工作產生致命影響。”

“絕對挑戰”的收視統計表明,增長最快的是大學畢業的觀眾群體。這一群人通常是不看晚間20點檔的。網絡在晚間20點到23點是速度最慢的時候,很多青年人在此時選擇打游戲而不是看電視。

像“絕對挑戰”這種有門檻的節目,注定不會像“夢想中國”那樣吸引各年齡層的觀眾,只有對招聘信息有興趣的白領才會收看專業人士的選拔,以獲得職場經驗。詹未也不否認,低端職位往往會吸引更多的觀眾。他們收視率最高的一期節目是為一個床品生產商尋找代言人,競爭者全是美女,比單純地選拔職業經理人要養眼得多。由于這個原因,他們也在初選時會挑剔報名者的外貌,畢竟電視是視覺工具。

選秀的空間

2004年,第一檔全國性的選秀節目是華娛衛視的“我是中國星”。那年,從湖南經視跳槽了一批電視人到華娛,經視一向是全國電視改革的先鋒,這些人把經視的那套理念搬到香港。華娛衛視的落地很差,但是“我是中國星”在珠江三角洲一度掀起熱潮,請了楊鈺瑩做評委,選手在深圳坐公交車都會被認出來。這個節目做了還不到半年,在月度總決賽前夕,湖南經視的人馬被香港方面勒令全部離開,雙方的磨合失敗,這個節目也夭折了。比它晚幾個月的超女在這時風生水起。

目前能形成全國規模的選秀只有3家電視臺能辦到:央視、東方衛視和湖南衛視。央視不用說,無論多差的創意都能輕松拿到贊助。《中國音樂電視》也辦了一個“原創中國”的選秀,策劃案被業內人認為很糟糕,但廣告一樣很好。因為廣告商根本不看節目內容,他們要的是央視的時段。

今年,深圳衛視和少林寺合辦了一個全球選秀“中國功夫之星”,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全程出席,聽起來也很有品牌效應,可是連他們自己人對這個活動都不看好。原因就是深圳衛視的落地非常差。很多地方衛視的賺錢手段非常幽默。像深圳這樣的城市,所有衛視和境外頻道都想落地,為了落地,他們必須要向深圳臺付一筆費用。這筆費用不是用錢支付,而是貼片廣告。例如“我是中國星”如果想在深圳播出,必須讓深圳衛視換上自己的廣告,因此贊助此類活動,除了冠名廣告商能夠真正讓觀眾看到,很多廣告都被置換了。“超女”也是一樣,在很多地市臺,觀眾看不到湖南衛視插的廣告,除了蒙牛酸酸乳的冠名不可取代,其他都被地方臺的醫療、聲訊臺廣告蓋住了。

深圳衛視利用這個方法賺到很多錢,有了錢,他們開始想制作自己的節目,并通過這些節目在其他城市落地。“功夫之星”就是其中一個大動作。在此之前,他們舉辦了一部名叫《梅艷芳菲》電視劇主角的選拔,這部戲演繹了梅艷芳的一生,其中的梅艷芳、張學友、張國榮、謝霆鋒,都用模仿秀的辦法,在全國找來最神似的演員。因為和電影頻道合作,這個選秀得以在全國播出,最終的主角根本沒有用比賽中的選手。

早在張藝謀為《幸福時光》選女主角時,董潔就是推薦人選,而非網上報名,所以那些女孩的明星夢注定是一場空。現在湖南衛視的“尋找紫菱”和張紀中為韋小寶舉辦的選秀,都是一種電視化或炒作手段,普通人根本沒法通過這種途徑一步登天。當然也有運氣來了擋不住的時候,去年“超女”杭州賽區的前十強何琢言,就在另一個選秀“雅虎搜星”中,被張紀中看中,成為韋小寶的老婆之一。

“尋找紫菱”給選手的承諾是前十名可以與湖南廣電旗下的影視公司簽約,有機會出演影視劇。像“超女”這樣為選手成立公司的選秀活動只是少數,多數電視臺只是想快賺錢,并不會為選手考慮出路。“夢想中國”在第一年時,與環球唱片簽了約定,必須包裝第一名。結果冠軍王思思雖然出了唱片,只賣出1萬多張,環球唱片也不敢再簽這個約。從此以后,選手可以自由簽約。不過即使不強制選手與指定公司簽約,每個選秀節目也會提出要求:不允許選手有合約在身。

“功夫之星”的背后是大量武校學生的就業問題。在少林寺周圍,星羅棋布著無數武術學校。“功夫之星”在河南的招集最火爆,還沒宣傳就招到1萬多人,全是武校的小孩子。這些孩子的出路是什么呢?最差的當保安,有些成為群眾演員和武行,運氣好的是《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另一個出路,我們就完全想不到了。“中國功夫之星”的宣傳總監普杰說他在歐洲看到很多打著少林旗號的功夫表演團,有一個武僧團,應皮爾·卡丹公司邀請,本來計劃表演10天,結果僅在法國就表演了一年半。他們的市場還有美國、日本、韓國,觀眾多到令人咋舌。當然他們都是假和尚,全是武術學校的學生剃了光頭。

哈文也說,選秀活動雖然越來越多,參加人數也越來越壯大,擠上塔尖的人卻越來越少。很多人都懷疑今年的“超女”還能不能再現李宇春的火爆,不是每個冠軍都能成為紅人,但當不了冠軍,就更難成為紅人。音樂學院、傳媒學院等和藝術有關的學校,已經形成了集體報名的現象,這種機會總是比找工作更誘人。哈文開玩笑說,成為選秀節目的冠軍的概率大概等于被雷劈到500次。

選自《三聯生活周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