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誰在侵蝕中國文化的靈魂
2006-06-18

文/筱君(作者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教授。)

今天,在中國社會,也有一柄“鋼斧”正在揮舞,并正在侵蝕中國的文化。這柄“鋼斧”的重要一面,就是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幸滋生出來的社會浮躁之風、拜金主義思潮及沒有節制的名利觀。

靈與肉,本是西方的一個哲學命題,它一直是文學家們探索的主題之一。上世紀80年代,根據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的電影《牧馬人》,曾經給那個時代注入一種清新的思考。但如今,這個字眼卻日益顯得沉重:中國文化,在靈與肉的沖突中,在精神追求與物質享受的撞擊中,將魂歸何方兮?

社會浮躁,缺的正是文化的靈魂

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不少人沉浸在毫無互惠的欺騙、搶占與剝奪的“文化”,造假、說假的“文化”,以及消費至上的“文化”中。拜金主義和追名逐利的思潮盛行,社會充滿了浮躁與不安。還有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畸形“文化”:今天的人用4億年形成的煤炭、天然氣滿足吃穿也就罷了,還要用地下700米深的第四系黃黏土水庫的水來沖刷廁所――這文化也太“珍貴”點了吧?再有那好好的北京古城,非要來點“花活兒”,拆得過癮,連前門樓子都不想放過。記得去年在貴州苗寨,黃金周的寨民們忙活著給游客表演,之后大伙拿著“工分”竊喜,卻不知道那民族儀式本是神圣的,豈能俗化為一場場表演?他們掙了點小錢,卻在不經意間出賣了自己祖先的文化。

人們常說早期的人類社會“無文化”,或許因為他們衣不蔽體,使用著簡單的工具;或許因為他們樸實單純,沒有今人的復雜算計。美洲印第安人的“夸富宴”,將財富炫耀并施舍他人,為的是換來一種“關系”――一種社會的秩序。還有太平洋島嶼的“庫拉圈”,交換手鐲、臂鐲和項鏈,為的不是享用,而是界定一種人群關系。但現在的很多人則是唯利是圖,哪里還管什么與他人的關系和社會秩序。早期人類的互惠原則,基于信任的交易,在今天大概都屬于“弱智”或者乏趣的。據說晉商的著名票號,發端于晉蒙的商道,是中國銀行業的雛形。若是放在今天,那樣的遠途走貨,恐怕不是卷貨走人,就是偽造票據――不擇手段,它折射出的正是一種文化靈魂的缺乏。

哪柄“鋼斧”在侵蝕中國文化

誰在侵蝕中國文化的靈魂?還是想先說那個在《當代文化人類學概要》中十分經典的“石斧和鋼斧”的故事:

大洋洲極北的伊爾約龍特族雖然很早就與歐洲人有接觸,但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大致保持著原有的文化。1915年,當歐洲人在距離他們居留地中心3天路程的地方建立一處傳教站后,他們開始感受到歐洲文明的沖擊。

伊爾約龍特人最重要的工具是磨制石斧。在他們與大自然的適應過程中,很多重要工作都要利用它。石斧在社會組織與象征體系中也有同等重要的角色。第一,石斧數量不多,只有老人才有。女人和小孩必須向她們的親人借用才能完成工作。石斧成為男性的象征,也是女人必用品中唯一屬于男人的東西。伊爾約龍特文化認為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一定有尊卑之別,而石斧也有助于表示這種差別。第二,采石場在南方400英里處,他們經由交易伙伴的網絡,以裝有倒鉤的魚槍來交換石斧。這項交易在一年一度的聚會儀式中是伊爾約龍特人的興趣所在。第三,石斧在他們的圖騰式的宇宙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傳教士設立傳教站的目的,一方面也是要保護伊爾約龍特人不至于受到外來文化的不利影響,所以他們只引入自認為可以改進伊爾約龍特人的生活水準的物品。其中之一是短柄鋼斧,傳教士大量贈送,因此到處可見。原意是要改進伊爾約龍特人的技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事情。但鋼斧和其他新物品導致的結果,實非傳教士所能預料。主要的變遷不是發生在技術的領域,因為鋼斧并不如傳教士所期待的那樣具有多方面重大的優點,研究者認為鋼斧只是增加了伊爾約龍特人的睡眠時間。

相反,在其他領域,鋼斧產生了深遠而破壞性的后果。因為鋼斧很多,所以女人和男人現在也有自己的斧頭。這就在性別、年齡和尊卑的規定上導致“革命性的混淆”。斧頭不能再作為男性的象征。因為不再需要石斧,所以交易伙伴的關系以及一年一度的部落聚會都失去了重要性。此外,鋼斧和其他歐洲物品――在伊爾約龍特人傳統的宇宙觀中沒有絲毫地位的東西――變成了使傳統信仰和價值破滅的關鍵。鋼斧不僅在技術上取代了石斧,而且瓦解了整個文化體系的基礎。

今天,在中國社會,也有一柄“鋼斧”正在揮舞,并正在侵蝕中國的文化。這柄“鋼斧”的重要一面,就是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幸滋生出來的社會浮躁之風、拜金主義思潮及沒有節制的名利觀。

中國崛起需要社會保持不驕不躁

這使我想起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孔飛力教授寫的《叫魂》一書。在這本書中,孔飛力描述了1768年的叫魂案以及這場發生在清朝乾隆盛世的中國妖術所引起的大恐慌。所謂叫魂,是指術士們通過作法于某人的名字、衣物或者毛發,使其發病或死去,并偷取其靈魂精氣,使之為自己服務。

孔飛力用這場叫魂來暗示和隱喻中國社會當時正在經歷的一場?!盎辍迸c丟“魂”、國家與民間社會的爭斗。今天的中國社會當然還沒有到“丟魂”的程度。但現在社會上浮現出的浮夸、躁動與不安,確實讓人質疑現在中國文化的靈魂是什么。

讓文化有靈魂。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保持一種不驕不躁的社會風氣顯得尤為重要。

來源:環球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