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城市搞綠化從農村挖樹 移植大樹半數死亡(圖)
2006-06-19
●大樹販子說:“什么樹只要是大的就有人要;只要肯出錢,什么樣的樹都可以弄得到。”
●凡是進城的大樹都是經過兩次移栽的,這樣折騰下來,樹的成活率最多50%
大樹進城半數死亡
別說是大樹就是值錢點的樹蔸都被挖光了
長沙市望城縣白若鄉驚良村文某家近幾年經常要接待一些商人模樣的人。6月12日,40多歲的文某告訴記者:“其實,他們都是沖著我家門口這兩棵樹來的。”
文家離319國道約三四百米,站立在馬路上遠遠地看去,兩棵樟樹很是打眼。“這兩棵樹只有一棵是我們家的,另一棵是下面屋里的。”文某介紹,她家門前兩棵樟樹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自然生長出來的,“那時,我們剛做了兩層樓房,第二年就長出來了這兩棵樹。一棵長在別人家的地界,靠近我家房子的這棵是我們家的。”
循著文某手指方向看去,兩棵樟樹約有15米高,文某家的直徑在20cm左右,另一棵直徑25cm。
“這兩棵樹不算大,為什么還有那多的人找上門來買?”記者問文某。
“你們不知道,現在,農村像這樣大的樹都不多了。”
“那大樹都做什么去了?”
“都被賣走了。”文某說,她家這棵樹是因為護著房子的地基,挖走了地基就要往下沉,“否則,這個來說,那個來勸,不早被賣走才怪。”
站在文某家前,記者看到整個村子的確已經沒有什么大樹了。對面的山坡上一片郁郁蔥蔥,但看不到一棵稍大一點的樹。“我們村在前幾年有不少大樹,有的大到兩個人才抱得住。這幾年,不曉得哪里來的一幫人,他們天天往村里跑,專門買大樹。”文某說。
“除了被賣走,農民自己不砍伐嗎?”記者問。
“農民只有在砌房子和打家具的時候才砍樹,一般砍不了幾棵的。”文某說,農民大多不舍得砍大樹,“留著能夠賣個好價錢啊。”
“像你們家這棵樟樹,能夠賣多少錢?”
“也不多,來談的人出價在500元左右,連根挖走。”
一連幾日,記者在長沙市所屬的長沙、望城、瀏陽、寧鄉四縣市農村走訪,所到之處,幾乎沒有見到一棵像樣的樹。6月5日,記者在瀏陽河花木產業帶采訪時,從一位從事花木生意的劉老板口中得到證實:“現在,周圍幾個縣市除了掛牌保護的,別說是大樹,就是值錢點的樹蔸也基本上被我們挖光了。”
“那你家花木苗圃里的大樹是從什么地方弄來的?”記者問。
“一是農民自己送上門來的,二是從江西、廣西和湘西的山里挖來的。”劉老板說:“現在湘西管得緊些了,那里的大樹基本上運不出來。”
“主要是什么部門管這件事情?”
“林業部門。”劉老板吸了口煙,嘿嘿一笑說:“其實,管不管還不是一回事?只要肯出錢,什么樣的樹都可以弄得到手的。”
老板娘支支吾吾不肯說出大樹“出生地”
6月12日,記者佯裝大樹販子來到寧鄉縣油草鋪的一花木苗圃基地。該處位于319國道旁,記者去的時候老板送樹去了長沙市區,聽說是來買樹的,老板娘十分熱情地接待了記者。
老板娘說,他們這個花木苗圃基地經營7年多了,“主要是提供樟樹,大的小的都有。大到50、60的都有。”
“50、60是指樹的直徑50cm、60cm吧?”記者問。
“是的。”老板娘沖記者笑笑:“你還蠻懂行啊。”
“我今天只是代表我們公司的老總來看看樹,具體還是要我們老總來定奪的。你這30的樟樹是什么價?”
“我們這里樹多,很便宜的,如果不包運包活,1500元一棵。”
“如果是包運包活多少錢一棵?”
“那就要具體談了,2500左右吧。”
記者煞有介事地和老板娘在花木苗圃基地邊看邊談,就在基地的路邊,有兩棵被劇掉了樹枝的大樟樹躺在地上曬太陽。記者走近一看,發現這兩棵大樟樹的根已被劇斷,整個樹蔸被一團泥土包裹著。
“這兩棵樹是剛挖回來的吧?”記者問老板娘。
“是前天挖的。”
“在什么地方挖的?”
老板娘支支吾吾半天,只是一股勁地說:“山里挖的,山里挖的。”
“這樣的大熱天放在這里曬,不怕樹死了嗎?”記者說。
“我們馬上栽的。”見記者這樣說,老板娘訴起苦來:“我們做這生意其實也不容易,好不容易買10棵樹回來,真正能夠栽活的也就是六七棵。”
記者在此地看到,有好多棵樹其實都要死不活,有的甚至整個樹干已經干涸,成了黑乎乎的一根光桿。
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的劉老板告訴記者:“做大樹進城生意是存在很大風險的。”
“是不是怕被處罰?”
“那倒不完全是,主要的風險是直徑上了30cm的樹移栽的成活率非常低。”劉老板以樟樹為例說,移栽一次成活率只有70%左右。“凡是進城的大樹都是經過兩次移栽的,這樣折騰下來,樹的成活率最多50%。”
“為什么成活率這樣低?”
“人挪活,樹挪死。本來大樹就難栽活,加上為了運輸方便,去頭斷枝的,你要它怎么活?”
直升飛機從深山吊出的大樹叫價150萬元
在業界,人們把移栽進城的大樹稱為“斷頭樹”、“骨架樹”。之所以這樣叫,就是因為栽在城里的大樹不再枝繁葉茂、盤根錯節,只剩下一個光溜溜的軀干。
劉老板所在的瀏陽河花木產業帶地處長沙縣和瀏陽市交界處,沿瀏陽河兩岸分布,下轄有9個鄉鎮。根據規劃,瀏陽河花木產業帶面積將達1191平方公里,從而形成百里花木走廊、萬頃基地。到2020年,整個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的總產值將達到100個億。
“這些誘人的數據其實有好大一部分是因為大樹進城的結果。”劉老板毫不隱諱地告訴記者:“這幾年,真正種植苗木和花卉的農民沒有賺到什么錢,賺錢的是那些做大樹進城的生意人。”
記者聽到這樣一件事:2003年,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的一個老板出售了一棵羅漢松給醴陵市綠化某大型廣場。這棵樹“實際上只花了12萬多元從江西買來的,加上運輸、人工等費用,也就花了18萬元左右。但一年后,這棵樹賣到醴陵價格居然達到了58萬元!”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甚至某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在不同場合也大肆宣傳:“你們種植花卉苗木的就應該要多向某某老板學習,一棵樹賺40萬,這是什么概念?”
有了先例和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大樹進城的巨大經濟效益。用劉老板的話說:“賣棵樹苗甚至賺不到一元錢,賣棵大樹至少也賺千把,誰不愿意賺大錢那才是傻瓜……”
5月18日,記者沿瀏陽河花木產業帶公路驅車從長沙縣進入瀏陽市的柏家鎮,看到沿路兩邊經營大樹的商戶一家挨著一家,說句大實話,整個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真正有看點的就是參天的大樹。只是很大一部分新進和已經枯死的、毫無生機的大樹置身于嘉木林立之中顯得很不協調。
記者了解到,在長沙所屬縣市,除了封閉式的公路兩旁難見經營大樹的商戶外,幾乎每條公路旁都能看到成片的“斷頭樹”、“骨架樹”。
“這樣大的樹你們是怎樣從深山老林里運出來的?”記者問劉老板。
“一般是和樹的主人談好價后就修一條簡易的公路,然后將挖機和吊車開進去再用汽車運出來。”
“你們實際是在破壞原生態,也是在破壞環境。這樣浩浩蕩蕩就不怕被主管部門發現?”
“前幾年是沒人管,好像是去年的時候出臺了一個管理方案。”劉老板輕松一笑,說:“發現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花點錢就能夠擺平。”停頓了一會,劉老板以特別羨慕的口氣說:“我告訴你,在我們這一片,有一棵羅漢松就是租用直升飛機從廣西大山里吊出來的,現在這棵樹的叫價在150萬元左右。”
6月12日記者去看了這棵令很多大樹販子企羨的羅漢松。就見樹一邊發有一些新枝一邊卻什么也沒有長出來。整個樹干被腳手架包圍著,以方便進行管理。不過,這個膀大腰圓的家伙論重量少說也在六七噸以上。
被喻為植物熊貓的紅豆杉也能在花木苗圃見到
某大樹販子對記者說:“大樹進城肯定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有的地方因為樹被挖走了造成水土流失,周圍環境、空氣都有改變。但是,這個事情如果只是指責我們這些經營戶也是說不過去的!假設沒人愿意出錢讓大樹進城,這個行當自然沒人做了。”
仔細一想,他的這一番話也不無道理。市場的需求加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管理的缺位,使得大樹進城幾乎是一路暢通。而且,據記者觀察,大樹進城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長沙,可供進城的大樹除樟樹外,還有羅漢松、銀杏、桂花樹、貢桐、榆樹、栗樹和楓樹等。這兩年,就是被喻為植物熊貓的紅豆杉也能在一些花木苗圃里見得到。6月12日,記者在寧鄉縣油草鋪暗訪時,見到一棵“奇異”的的樹。“這是去年從四川蛾眉山弄來的,叫菩提樹。”老板娘欣喜地告訴記者。
6月12日,記者頂著高溫來到長沙市萬家麗路,發現整個路的兩邊幾乎都是栽種的“斷頭樹”。經過對死亡大樹的不斷更換,這一條路兩邊的樟樹已基本成活。然而,這些曾經的參天大樹如今都沒有了大的樹枝,樹枝都是近一兩年新長出來的。
在長沙“雨花市民廣場”上,記者看到了六棵熱帶植物。而長沙屬于溫帶地區。“這些熱帶植物不知道是蘇鐵還是加拿列海棗,反正每一棵價值都在八九萬以上。”一市民稱,“這些熱帶植物在長沙活得并不好,聽說有的還是中途換的。”
“這些熱帶植物原來有的死了吧?”記者問。
“水土不服,哪有不死的?”
劉老板說:“你們城里人說起來文化水平高,但是,根本就不懂得尊重自然規律,為了好看就一味地用大樹去綠化。這幾年更是奇怪了,什么樹只要是大的就有人要!就連年代久的雜木樹蔸,也有人買去了。”
記者在長沙市雨花區政府門前的一條路上看到,道路兩邊每隔一棵“斷頭”樟樹就種有一株紅桎木。據劉老板說,紅桎木適宜生長的地方是有石頭的山坡上,且生長速度相當緩慢,將之作為行道樹美化城市和道路,實則是“外行才干的蠢事” !
在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的一些苗圃里,還有動輒就是成百上千年的各種雜木樹蔸出售,劉老板說:“這些雜木樹蔸沒一根不是從原始森林里挖出來的……”
一位專家這樣評說大樹進城:“ 明明是違背自然規律和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為什么還有那樣多人熱衷去做?憑什么美化城市要農村做出犧牲?”
(三言二拍)我不好說
做了這么多年的記者,每次外出采訪都幾乎沒被難倒過。然而,這次對大樹進城這個話題的采訪我卻被難倒了好幾次。
先是原來給我提供線索的人關鍵時刻爽約,經多方打聽,給我的理由是“他們那個地方做大樹進城生意的人太多了,以致多得成了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政府的人打招呼不讓報道。”好不容易我自己直接去找經營戶采訪,他們不是回避就是一副“吃了肉還罵娘”的態度:誰叫你們城里人發寶氣,如果城里人不需要大樹我們誰還去做這生意?
真是不無諷刺。誰都知道大樹進城是典型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然而,就在我們強調科學發展觀的今天,這一產業居然還越來越紅火!城里人為了使城市漂亮大量購進移栽,經營戶為了能夠賺錢不惜一切代價到農村尋訪開挖,而農民們咧,幾乎只要能賣到錢就開賣!在這一過程中,明明知曉其行為是錯誤的,但誰還是照樣我行我素!
一位植物學家告訴我,每一棵樹之所以能夠在當地生長成百上千年,主要是那里的土壤、水和氣溫適宜它生長。現在,人為將原來活得好好的大樹硬性地移栽到城里來,無外乎是舍本求末的愚蠢行徑。姑且是否適宜樹的正常生長不論,光是兩次移栽過程中的高死亡率就是十分可怕的。這位植物學家不無氣憤地說:憑什么美化城市要農村做出犧牲?
也許這位植物學家的言辭有些過急,但他的話我卻無力反駁。只要仔細想想,他的氣憤又何嘗沒有道理?可是,難道我們就聽任大樹進城這種行為無休止地發展下去嗎?難道我們的管理者就真的如某些經營戶所說的一樣:只要有錢就能擺平!
我只是一個記者,雖然多年的職業生涯使我養成了憑事實說話、說良心話的習慣。但是,當我采訪完大樹進城這個話題后,有許多話也還的確不好說。再說,我又能去說誰啊?農民窮,賣一棵大樹的收入或許就能解決子女上學、生病就醫的問題;經營戶想賺錢,而且當地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還暗中鼓勵;城里人想美化城市使市民有個好的環境,何況這幾年什么園林城市、最適宜人類居住城市的評比都強調綠化美化……唉,不但不好說,還說不清!
當然,什么事情都有個是非曲直。無疑,大樹進城也必然是有個說法的。可能是由于我才疏學淺,僅僅只能看到這個幾乎人人都知曉的現象。不過,我還是想說:我們曾經領教過違背自然規律后給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災難的深刻教訓,難道還要再次去領教嗎?
5月18日攝于瀏陽市柏家鎮。
6月12日攝于某花木園,圖中被圍起來的這棵羅漢松就是從廣西深山老林里用直升飛機吊著運出來的。
來源: 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從我心做起,“益”起守護生命之“源
今日春分 | 走進一場暗淡春色的山火
最美游客照的打開方式,你get到了嗎
13元奶茶,5元包裝費,你被“包裝刺
地球一小時| 其實它需要更多的“一小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從我心做起,“益”起守護生命之“
最美游客照的打開方式,你get到了
13元奶茶,5元包裝費,你被“包裝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