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認罰不治污:多重博弈下的倫理擰扭
2006-06-20
 廣東東莞一家印染企業日偷排高濃度印染廢水2萬多噸,經群眾舉報后,國家環保總局介入。據廣東環保局有關人士估計,該企業達標排放一年需費用1000多萬元治污費,而違規偷排數罪并罰也不會超過50萬元,于是出現“寧受罰不治污”現象。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律師則認為:這一事件也說明我們的環保法滯后。(見6月19日《人民日報》)

  寧認罰不治污,罪在“環保法滯后”,無法可依?恐怕不是事實。其實,無論是《環境保護法》還是《水污染防治法》都規定,對于造成水體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環保部門可以責令其停業或者將其關閉。而《刑法》更把重大污染提升到刑事高度。

  相關法律說得很明白,嚴重偷排的事實也很清楚,這家企業為什么沒有被判“緩刑”(整改)甚至“死刑”(關閉)?根本問題不在于法律的滯后,而是執法的軟化——當地環保部門不作為。按照現行的法律,一個污染企業從立項開始就應該接受當地環保部門的環評,批準之后開能建設,建成之后還要經驗收,其生產過程受到嚴格監控……環保部門手中握有生奪予殺的大權,如果嚴格執法,恐怕就不存在嚴重偷排現象。

  當然,環保部門不作為,也有難言之隱。說到底,出現“寧認罰不治污”這種怪事,是多重博弈的結果——排污企業、環保部門、地方政府、公眾之間,在環境污染上進行多重博弈,并引發出法律與經濟、政績與民意、發展與保護、財富與健康這些價值觀之間的次生博弈。這些博弈的結果,就是地方環保部門的職權受到剝讓。

  不少地方在開放之初,所走的經濟發展路子驚人的相似:為了吸引外資,拉動GDP增長,不惜把當地的資源、環境、人力資源都當作“紅利”出讓給投資者,許多外來企業也把這些“優惠條件”當作利潤的增長點,有些不惜變本加厲成為吃人的“血汗工廠”。于是,外來企業與當地政府之間的博弈就開始了。于政府一方,作為博弈的讓渡條件,那就是要放棄部分的行政管理權力(其中包括環保監管權)、犧牲一定的公眾利益,甚至不惜冒犯國家法律法規;作為企業,在明知對方放棄監管權力的情況下,肯定會選擇低成本的路徑——寧可認罰不治污,出現企業的倫理扭曲;環保部門作為政府的一個部門,在服從博弈大局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于己有利的結果:多罰款少作為;只有公眾最無奈,受害最深卻在博弈中的話語權最小,惟有走上層路線,向環保高層檢舉。

  其實GDP持續增長的背后,我國已經為“有奶便是娘”的利益觀,罔顧環境保護、損害公眾健康和幸福指數的“黑色GDP”付出深重的代價,并正為“先污染后治理”的決策失誤而長期“埋單”。我們應該警醒了,再也不能陷入“有命賺錢沒有花”、“吃盡子孫飯”的境地了。

  從這場多重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始終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只要地方政府站在長遠利益和公眾利益的角度,就可以跳出飲鴆止渴的思維,就可以把環保保護工作做好。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前不久公開聲稱,那些不愿意治污的企業“請便”,態度強硬,令人欣慰。希望正歡天喜地接納污染企業(有的地方還美其名曰“產業轉移”)的地方取前車之鑒,免得追悔莫及。

  來源:紅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