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就在同一時刻,“綠箱子”在重慶市場卻傳出了遇冷的消息。目前中國移動重慶分公司(下稱重慶移動)已經撤銷了“綠箱子”專管部門。
重慶“綠箱子”到底怎么了?
移動公司:“綠箱子”成擺設
“從去年12月活動開始到現在,我們的‘綠箱子’一直是空的。”重慶移動較場口營業廳的店長助理米小姐告訴記者。在重慶移動解放碑中心營業廳,“綠箱子”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為了詳細了解“綠箱子”在重慶的回收情況,記者撥通了重慶移動相關負責人的電話,得到的答復是:“由于市場反應不理想,我們已經撤銷了‘綠箱子’專管部門,相關事宜已全部移交給下屬的通信服務公司。”
在重慶通信服務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共有50余個重慶移動自辦營業廳和20多個手機售后服務點設有“綠箱子”,盡管這一網點數量在全國處中游水平,但論回收量,卻難以與其它城市相提并論,100多部手機、200余個配件、200多塊手機電池,這便是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重慶“綠箱子”的全部戰果。
固廢中心:回收有兩道“檻”
市民為何對廢舊手機回收不熱心呢?在市固體廢物管理服務中心,記者找到了答案。
該中心肖女士告訴記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廢舊手機這類危險廢物的處理,應該交由具有資質的單位來進行。在我市,具有相關資質的企業一共有5家,市固體廢物管理服務中心就是其中的一字。但目前對廢舊手機的回收有兩道“檻”:一是由于缺乏資金支持等原因,目前,這5家企業都沒有建立自己相應的回收網點,只能眼睜睜看著廢舊手機漏網;二是按照有關規定,將廢舊手機交到這5家企業,市民必須自己負擔處置費用,在人們環保意識普遍還不強的今天,這就為資質企業回收廢舊手機再設了一道“檻”。
相關部門:廢舊手機危害有多大?
在采訪中,通信服務公司人士說,目前收到的廢舊手機全部要送到山東進行無害處理。為何不就地處理呢?“因為本地還沒有處理能力。”該人士說。
這一說法在肖女士處也得到了證實。她說,目前我市還沒有一個垃圾場能處理包括廢舊手機在內的電子垃圾。這就意味著,市民手中大量廢舊手機即使回收,也只能流入二手手機市場。
據環保專家介紹,廢舊手機的電池和其他部件中含有鉛、鎳、鋅、鎘等有毒物質。如果將廢舊手機運送到普通垃圾場掩埋或焚化場焚燒,機身的塑料很難被土壤分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其焚燒手機產生的氣體還會導致人體中毒,嚴重時可導致癌癥、神經系統失調等疾病。
對此,市社科院副研究員李光云認為,“綠箱子”計劃需要運營商、廠家、用戶共同支持。手機回收“有償”與“無償”之間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能僅僅依靠道德、素質來彌補。他建議,手機商可以像家電生產廠家那樣,以舊換新,或是給消費者一定的獎勵,把消費者吸引到正確的途徑上來。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