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實批判為特點的戲劇導演張廣天,最近把視野聚焦到了圓明園,并將矛頭對準了電影《無極》劇組。他昨日表示,由他自編自導的話劇《圓明園》,將用戲劇的手段將百年來圓明園滄桑巨變的幕后故事一一解讀,劇情中不乏環境、資源、公平等現實話題。
講述《圓明園》不為人知的故事
“從1860年開始,對圓明園的摧毀一直沒有停,在那座輝煌宮殿的廢墟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昨日張廣天告訴記者,在排演該劇之前,他也對相關史料進行了研究。
“1860年,圓明園經英、法侵略軍焚劫之后幾乎化作一片焦土,但直到辛亥革命后,圓明園才最終淪為廢墟。”
張廣天表示,這些事實中隱藏著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將在話劇《圓明園》中一一揭開。
冷嘲熱諷也是張廣天戲劇一貫的作風,這次也不例外,據張廣天介紹,此次他將槍口對準了不久前被媒體新聞報道的污染圓明園的《無極》劇組,以及圓明園塑料防滲事件和相聲演員私租圓明園孤島事件等,他將通過該劇表明自己對于這些事件的立場。
延續《切•格瓦拉》的激烈風格
據張廣天介紹,這部名為《圓明園》的舞臺劇將保持他從《切•格瓦拉》以來一慣的激烈風格,并融入未來生活的大辯論。“為什么圓明園只剩下四根柱子,大火可以把一座石頭宮殿燒沒嗎?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經有一批藝術家來到圓明園的廢墟上生活、創作,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家群落‘畫家村’,這部戲劇與此有什么關聯?“張廣天他將在劇中解答這些問題。
將行為藝術搬上舞臺是該劇的另一看點。在張廣天看來,圓明園廢墟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因為它象征著中國的現代文化及其現代藝術進程。
張廣天稱他將用話劇作為這一文化現象的傳承作品,加強當代視覺藝術和行為藝術的表現,并會請來“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帶著他們的當代藝術作品走進《圓明園》。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