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他的新戲要演了,叫《圓明園》,名兒起得挺大——這大概算是他一貫風格了吧?《圓明園》能講什么呢?乍一聽就覺得是講圓明園歷史唄:火燒圓明園的話劇版。不過這不像搞先鋒戲劇的人做的事,倒像是北京人藝的路子。看張廣天博客,近來他總在探討什么科學、迷信、二奶的問題,關于新戲,拋出了“圓明園到底是誰毀的”這么個“反歷史”問題,無數的反問被丟了出來,“中國人自己都對圓明園干了什么?”——真夠狠的。
他這一問,倒讓我反思了些別的事。借用他這個句式,可以問的問題就數不清楚了:中國人自己都對長城干了些什么?中國人自己都對故宮干了些什么?……
這絕對是一個不錯的句式。
因為前不久剛去了趟八達嶺,感觸頗多,就拿長城先說事吧。記得去年國家地理雜志做過一期長城的特刊,看完后不禁對長城的承載量擔心起來。這次長城一日游,一行人頂著烈日在人群里蠕動,半天才能走過一個烽火臺,什么雄壯、不屈、脊梁感完全沒有, 滿腦子想的都是:這長城可別塌嘍!如今以長城作為符號拿去象征什么的事也只有發生在長城以外的環境里了,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拿著從高空俯拍的長城照片忽悠別人去宣傳它,惟獨不能在長城上達到這一目的。每日龐大的游客量,人擠人的“宏偉”場面,暢通的大概只有鈔票吧?現在的長城,除了擁擠,什么都沒有。
這究竟跟張廣天的新戲有沒有聯系我不知道,但我們都考慮到了“反思”,排除一切“非己因素”,看看我們一邊發展著經濟一邊都干了些什么。
這一次我要走進劇場,看看張廣天眼里的圓明園究竟是怎樣毀滅的。
圓明園官網-作者:Ju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