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過百萬張選票
“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由國學網發起,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和百度國學頻道共同舉辦。活動共收到選票120余萬張,入選的“十大國學大師”按得票數依次為王國維、錢鐘書、胡適、魯迅、梁啟超、蔡元培、章太炎、陳寅恪、郭沫若和馮友蘭。國學網研究員尹小林介紹道:對國學大師的宣傳和了解,還沒有普及到更大的群體中,特別是還沒有在年輕的一代中產生影響,為了讓屬精英文化的國學漸漸向大眾文化轉換,特展開“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評選活動。
評選引發太多爭議
“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作為活動顧問,馮其庸先生贊揚道:這次評選活動具有積極意義,既是向那些逝去的大師們再一次致敬,也是在民眾中普及國學。只有民眾普遍具備了國學意識與國學精神,一個時代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國學大師。
這次評選活動也引起了很大爭議,認為這是一場喧嘩的選秀,同時也對王國維名列第一、推行白話文的魯迅當選“國學大師”不滿。閉幕式上,梁冬稱:“國學大師”并非學者和圣賢所評,難免會有偏差。所以,不管是贊揚、還是板磚,都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國學。
就國學百年發展展開討論
閉幕式結束后,梁冬與其他六位到場的學者就國學百年發展進行了討論。有學者當場指出所評選出來的十位國學大師較單一,大部分都是在文學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但國學不同于文學。今后評選時應該囊括哲學、語言學等多方面的大師。之前主辦方與馮其庸電話溝通時,馮先生也建議國學大師候選人標準可以再高一些,范圍可以適當縮小。
尹小林和梁冬也表示,此次評選的確存在缺陷,在今后國學大師評選時會考慮到這些。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