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莫言、王安憶在上海大學舉行了一場精彩的文學對談(攝影:齊琦)
6月26日下午,著名作家莫言、王安憶在上海大學舉行了一場精彩的文學對談,與大學生們共論文學創作的動力、內容與技巧。王安憶以幾個小故事對小說創作進行了詮釋,莫言則歷陳他在創作中的“痛”與“快”。當學生將他們稱為“過去10年、當今10年和未來10年中國文壇的中堅力量”時,兩位作家都顯得誠惶誠恐。莫言說:“我們可算不上什么‘中堅’,我們對‘80后’可是充滿了敬意。敬,而遠之。”
寫作“痛”與“快”
當莫言與王安憶同時出現在大家面前時,先開口的往往是莫言,抵擋尷尬而富有挑戰性問題的也常常是莫言。對此,莫言說:“我是男人,必須要沖在前面為女士解決困難?!倍醢矐泟t竭力“吹捧”莫言是“非常有天賦的作家”、“回答問題的高手”。
寫作初——快
“作家為什么要寫小說”、“寫什么”和“怎么去寫”成為莫言開講的主題。在莫言看來,寫作從來就是一件“痛苦”與“快樂”并存的事情?!爱斈闾幱谝徊块L篇小說的構思階段時,你往往會非??鞓罚≌f的構思可以有無數種可能性,所以你的思想也將達到最大程度的自由。你的想法猶如一束強光照亮面前無盡的黑暗,你知道方向在那里,可以直奔而去。”
寫作中——痛
莫言認為,小說的動筆之初是作家開始感受痛苦的時候?!斑M入到寫作煩瑣而具體的過程中去,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決心?!蹦赃€回憶起創作中遇到難點時的痛苦,“我會懷疑自己是否已經才華耗盡,甚至感覺一開始選擇寫作道路就是一個錯誤?!?
寫作終——快
“但我每次都能‘咬牙切齒’地渡過難關?!彼麧u漸顯出得意的神色,“然后就會陷入極度興奮的狀態中,我甚至會贊美自己:‘你他媽的還真是有才華!’”而寫作最幸福的時候,莫過于——“當長篇創作進入最后的1/3,我們就到達了最為幸福的時刻。那時,只需順水行舟,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走向早已確定,我們成竹在胸,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調侃“80后”
對于學生將自己評價為中國文壇“過去10年、現在10年和將來10年的中堅力量”,兩位作家一致否認。莫言說:“過去10年,我們文壇的中堅力量是張承志、張潔和叢維熙等,我們的地位就和現在的‘80后’是一樣的?,F在的10年,寫作已日益成為一種邊緣化的、孤立的存在,也很難說我們是不是中堅。至于未來10年,老實說,我們對‘80后’可是充滿敬意的,敬,而遠之?!?
說起對“80后”的敬意,莫言語帶調侃。“一個50歲的男人很自然地會避開兩類人。一類是50多歲的男人們,因為他們不覺得自己老,常常要到年輕人堆里混,卻不知道已經被人稱作‘老東西’,很討人嫌。另一類人,就是年輕的、十幾二十來歲的男孩子。他們還小,不知道未來究竟會發展成怎樣,但已經開始要裝大人的樣子,還時不時向成人發起一些挑戰?!蹦哉J為,后生可畏,“還是敬而遠之會比較好?!?
借故事詮釋生活
王安憶說,文學創作與它的社會功用都是“神秘事件”,甚至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所以,她選擇了自己擅長的方式———用講故事來為此作出隱喻和詮釋。
故事一:啞女導師與溝通
海倫是一個既不能看,也不能聽,更無法說的重度殘疾人。但她幼年時的老師卻用了一種今日已經失傳了的、神秘的方式,在她的手心里描下了開啟她心智之窗的那些神秘符號。王安憶對此感到非常好奇,為什么海倫的老師會懂得這樣一種奇特的溝通方式呢?于是,王安憶追溯了這位女教師的生平,發現她在幼年時期曾經生活得如同一只遭人遺棄的自閉小獸,是一位修女漸漸為她打開了心門。王安憶說,作家寫小說有時候就和這些神秘溝通方式一樣,需要通過努力去與外在世界建立聯系,并重塑一個新的可以被認知的封閉世界,“這個世界將是自給自足的,也將是獨立存在的?!?
故事二:禁口男孩與累積
王安憶的第二個故事來源于日本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早安》。講述的是兩個生活在蜚短流長的村莊中的小男孩,由于頻繁要求父親為他們買個電視機而被訓斥,于是他們決心以禁口來表示抵抗的故事。在他們禁口的過程中,由于無法與人交流產生了無數的麻煩,而村莊中的人們也因為太多嘴而對彼此造成的傷害。最終,男孩子們贏得了電視機,村莊的流言也通過語言交流得以澄清?!捌鋵?,我們寫小說也是一樣?!蓖醢矐浫粲兴?,“我們一開始說了太多廢話,但是這些廢話漸漸累積起來,發展到最后卻顯示出其獨特的意義來?!?
故事三:殺人兇手與細節
第三個故事來自于王安憶曾旁聽過的一次庭審。被告出門求職未成,卻在去看望前妻時,殺害了她的現任男友。法庭要對他是否故意殺人做出判斷,所以追究事件發生中的每一個細節。被告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手套和膠帶都成為案件的證據,雖然被告一再聲稱這些東西只是他的求職必備品,但因為他不慎遺失聯系人電話無法被證實。被告在被判決前的一句話深深觸動了王安憶:“如果不是我殺了人,我帶著這些東西有啥關系呢?我丟了電話又有啥關系呢?”王安憶表示,那個人無心的嘀咕正指出了小說創作中的邏輯堆砌,“所有的細節都將進入我們的邏輯鏈,我們是在為那個結果而寫,以每一個貌似無關的細節來推波助瀾,形成邏輯鏈上一個個緊扣的環?!?
王安憶還為大家講述了那些常常念叨“生活沒意思”的人的故事,其中有為了獲取豐厚的物質生活而去賣淫的女子,也有處心積慮賺錢四處招搖的男子,但他們最終對生活的評價都是一句心灰意懶的“沒啥意思”。王安憶認為,“生活的意義——這或許就是文學與藝術將為大家提供的,文學未必能讓人吃飽飯,卻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希望和意義?!?干琛艷)
來源:新聞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