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董建生認為,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到青藏高原的旅游人數大幅增加不可避免;到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保護區的游客也會有一定增長。但他認為,游人的增加不會給這兩大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帶來大的影響。
他說,青藏鐵路開通后,到青藏高原(包括到三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游客量將有一定增加,但由于受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氣候特征及游客自身身體狀況等因素影響,大多數游客都是在火車站附近及鐵路沿線附近觀光游覽,游客不被允許也不大可能到可可西里保護區、三江源保護的功能區、核心區去觀光旅游,所以游客的增加基本不會對兩大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什么大的影響。
目前,可可西里等自然保護區還沒有完全對游人開放,即便將來保護區對游人開放,游人進入保護區也要嚴格遵守國家和保護區管理局制定的保護環境的有關規定,同時要遵守國家關于保護區旅游開發的相關環保規劃,不會影響、破壞這些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此外,青藏鐵路即將運營的列車將實現污水污物鐵路沿線“零排放”。據介紹,在青藏鐵路運行的列車采用先進的垃圾集納系統,并在車體內、車內廁所設置污水和污物收集裝置,并把車內垃圾在車內壓縮處理。在沿線站點設立了垃圾收集存放點和污水集中處理點,嚴禁列車在鐵路沿線排放污水污物,所有污水都將被集中處理,污物集中存放、集中處理,真正實現鐵路沿線垃圾零排放,不會在沿線自然保護區留下污水污物。
董建生透露,目前中科院和鐵道部的有關專家正在研究解決方案,避免青藏鐵路運營通車后影響到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其中一條就是采取一些措施盡量引導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習慣從預留的動物通道通過,以避免野生動物遷徙時和鐵路運行的列車發生“沖突”。
鏈 接
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價值
青藏高原面積250萬平方公里,野生動植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這里不僅是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還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
以鄭度院士、姚檀棟研究員為主編的我國科學家在《青藏高原隆升與環境效應》一書中提出,青藏高原為1000多萬人口提供著直接的生命支持,其生態服務也對具有近20億人口的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產生直接影響。青藏高原生態系統每年創造的服務價值達到近萬億元——9363.9億元,占全國生態系統每年服務價值的16.7%。在青藏高原各種生態系統中,“貢獻”最大的是128萬多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地,其貢獻率接近一半。
?。〒氯A社)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