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千年之謎:甘肅永昌真有古羅馬軍團后裔?
2006-06-30
高鼻梁、深眼窩,頭發自然卷曲,中國人長了一張外國面孔

    甘肅永昌真有古羅馬軍團后裔?   

  實習生 羅穎鳳 記者 狄多華  

  在西北古村,一些當地的人卻長了一張外國臉。他們是誰?來自何方?為什么來到這里?甘肅古羅馬軍團后裔千年懸案一直論爭未果,是真是假,撲朔迷離。

  6月中旬的一天,記者踏上前往甘肅省永昌縣的長途客車。賣票的車老板就是一個永昌人。雙頰發紅的她,說自己以前并沒有聽說過什么古羅馬兵團后裔的事情,只是這幾年縣上抓旅游搞宣傳才知道的。

  到永昌,一下車,記者便看到前面三叉路口的中心矗著高大粗壯的三人雕像,中間的男子高冠長袍是漢人風格,左右兩旁的一男一女則滿頭卷發,男子身著類似古羅馬士兵的頭盔鎧甲。下面的石基上刻著“驪蚠懷古”四個大字,雕像后的石碑上刻著古羅馬軍團來到驪蚠縣的原委。

  “我以后有了孩子,孩子可能就長得不像歐洲人了”

  關于昔日驪蚠今日永昌的報道,已有很多。

  3月12日有文章描述,這些有歐洲人體貌特征的當地居民高鼻梁,深眼窩,藍眼珠,頭發自然卷曲,胡須、頭發、汗毛均呈金黃色,身材魁偉粗壯,皮膚白皙。

  匈牙利《歐亞新聞報》去年11月8日的報道介紹,從驪蚠村(原稱“者來寨村”)附近古墓中挖出一些體貌特征與亞洲人有明顯區別的骨骸,共有100多具,均完好無缺。骨骸的骨骼扁圓,體形高大,男性身長一般都在180厘米以上,女性多在160厘米左右。

  帶著這些記憶,記者漫步永昌街頭,發現有人輪廓分明鼻梁很挺,有人頭發打卷,但集諸多歐洲人外貌特征于一身的人卻根本沒有。

  在一家小餐館,記者無意中發現,臨桌的小孩子有些與眾不同:短短的淺栗色頭發柔順地貼在頭上,相對當地許多黑里透紅的臉蛋來說,小男孩的臉很白凈,額頭兩側的青色血管清晰可見。

  向縣城居民打聽有關古羅馬軍團的事,不論男女老少,他們都能說上一點,但大多數人是從近幾年的電視新聞里知道的。據他們介紹,這些長相和他們不同的人大多是農民,平時不太進城,主要散居在六壩、南壩、驪蚠城周圍的者來寨、杏花村、河灘村、焦家莊等幾個村落。

  記者見到了在當地小有名氣的羅英。羅英出名是因為他曾去北京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明輝教授鑒定自己的DNA。鑒定結果證明羅英有46%歐洲血統,可能與古羅馬人有關,為此他有過多次在當地電視節目中露面的機會。

  身高174厘米的羅英,鼻梁直挺,鼻尖內勾,眉毛濃密,眼睛底色泛黃,有著漂亮的雙眼皮。羅英同時提請記者注意他深陷的眼窩,赤褐色的頭發和濃密的絡緦胡。

  羅英說他大爹(大伯)、舅舅也有些外貌特征比較像歐洲人。他對自己是古羅馬兵團后裔的說法半信半疑,開玩笑說:“我以后有了孩子,孩子可能就長得不像歐洲人了?!?

  “比薩是什么我不知道,蔥油餅子是常吃的”

  租輛出租車,記者奔向不通公共汽車的驪蚠村(原稱“者來寨村”)。

  在村莊里清一色土坯房的映襯下,只剩下一塊大土疙瘩的驪蚠古城墻顯得毫不顯眼。鐵鏈圍起的古城墻,約2米高、2米長,上面滿是尖鎬挖過的痕跡。

  在驪蚠村見到一位小姑娘張小丹。她栗色頭發,圓臉上灑著淺淺的小雀斑,瞳孔在陽光下有點泛藍,除了黃皮膚,看上去真有點像歐洲女孩。張的父親介紹說,小丹的姐姐小時候頭發金黃,長大后慢慢變黑,現在看上去是栗色。

  村里人稱老宋爺的宋生義老漢剛從地里干活回來,正端著碗準備吃早飯。他臉型狹長,鼻梁高挺,蓄有棕黃色的胡須。對自己是否是古羅馬兵團的后裔,老漢表示“說不上”,但他記得八幾年的時候,有幾十輛外國人的車停在者來河西的沙溝,一群人到村里來探訪,還去看了附近的古城墻。

  老宋爺說:“以前我們這個地方挖出的壇壇罐罐多得很,現在我家里還有一個,老伴拿它盛油了。”當問到有媒體稱當地人有吃比薩餅的傳統時,老宋爺笑了:“比薩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沒吃過,但蔥油餅子是常吃的?!?

  采訪中,有人介紹說還有一個外號叫蔡羅馬的人長相非常像歐洲人。記者尋到他的家,不巧他外出打工了。村小學的張俊生老師介紹說:“有段時間蔡羅馬可風光了,外國來的記者找他去上海,來回坐的全是飛機。他家里還有他和外國人一起照的照片?!?

  在縣文化館工作的宋國榮,一米八幾的個頭,一頭黃褐色的齊肩卷發,狹長的臉型,高挺的鼻梁。原本是一個普通農民的他,由于對驪蚠文化的悉心研究且長相酷似歐洲人,被安排到文化館專門負責驪蚠文化的研究和對外宣傳。在他的電腦上,記者看到了長相酷似歐洲人的一些居民的照片,除了高鼻梁、深眼窩、黃胡須、卷頭發之類的特征外,有人眼球呈灰綠色,有人呈藍灰色。宋國榮的電腦桌面就是一個滿頭金發的小姑娘的照片,完全沒有黃種人的特征。宋國榮說,據他們剛剛完成的普查,類似外貌的小孩還有十幾個。

  驪革干真是古羅馬殘軍的定居地?

  驪蚠縣真是古羅馬殘軍的定居地?眾多學者對此爭論不休,媒體也炒得沸沸揚揚。事情起源于一個史學謎團:

  公元前53年(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三大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為了爭奪權力,率7軍團約4萬多人向東遠征安息(今伊朗),在卡爾萊(今敘利亞的帕提亞)遭圍殲,兵敗,僅第一軍團大約6000人突圍。之后,這支成功突圍的羅馬軍團就從史學家們的視線中神秘消失,成為羅馬史上的一個謎團。

  有學者認為,這支突圍的古羅馬軍團幾經艱辛輾轉,最終來到中國,西漢政府為了安置他們,在今天的甘肅永昌縣設置驪蚠縣。

  永昌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為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我國古代很多文獻資料中,都有對“驪蚠”,或讀音相近的“犁軒”、“犁蚠”等地名的記載。

  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陳湯在討伐郅支的戰爭中發現一支奇特的軍隊,以步兵百余人組成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使用土城外加固重木的防御方式,這些戰法是羅馬軍隊的獨用戰術。有人認為,這是證明這支軍隊就是卡爾萊戰役中潰退并失蹤17年的古羅馬殘軍的最好證據。

  支持這種說法的另一個有力證據,是西漢河西地區的版圖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名為“驪”的縣,同時還修建了驪蚠城堡。按照西漢的建縣原則,以方圓百里為標準,人口多則可不足百里設縣,人口少則可百里以上設縣。驪蚠縣與番和縣僅相距8公里,此處又屬地廣人稀之處,那么一定發生了重大事情,才會在這么近的距離另建一個縣。

  西北民族大學已故的中亞史專家關意權教授,曾對該歷史課題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關教授的長子關亨回憶父親時說:“他查閱了大量史書、縣志和地方志,秉著先求證后印證的原則,多次去河西走廊、者來寨等地實地考證,并得出結論,驪蚠城是古羅馬的雇傭軍受漢朝政府收編、駐扎地,這是不可置疑的?!?

  蘭州大學蘇聯史學者陳正義教授對這個史學謎團也頗有研究,著有《驪蚠絕唱最后的古羅馬人之謎》一書。陳正義表示:“我現在對這種說法越來越有信心。否則的話,這么多外貌特征像歐洲人的當地居民,還有漢代古城墻,以及卡爾萊戰役、陳湯發現奇怪的軍隊與西漢設驪蚠縣三者的時間如此接近等等,各種事情的巧合怎么解釋?可以認為驪蚠人不一定就是羅馬人,但驪蚠人應該與古羅馬軍團有關,是混合了許多民族的一個群體?!?

  持反對意見的蘭州大學教授劉光華在《驪蚠是西漢安置羅馬戰俘城商榷》中指出,《史記》中的“黎蚠”與公元前2世紀末這個時代有關,西漢武帝時大秦國與犁蚠無關,西漢末、東漢時大秦才能稱為犁蚠,因此,公元前53年卡爾萊戰役中失敗的羅馬殘兵,根本不能被稱為犁蚠人。他認為,漢昭帝元鳳3年(公元前78年)春,漢軍俘虜匈奴右犁汗王部“數百人”,為安置這幾百人,漢朝在張掖郡設置了驪蚠縣。

  為什么永昌縣有那么多人長得像歐洲人呢?劉光華認為,古代中亞各族不斷通過河西地區往來,在河西地區散居和聚居都很平常。在這些地方發現有歐洲人體貌特征的人,可能與中亞各族定居河西有關,他們未必就是古羅馬人的后裔。

  這個問題似乎只有等蘭州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DNA鑒定來揭開謎團了。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小冬博士等科研人員,2005年在者來寨村的91名志愿者身上采集了全血樣本進行實驗。謝小東對自己的實驗結果很低調,沒有對記者的提問做正面回答:“實驗結果其實早就有了,只是還在爭取得到同行的認可,文章沒發表出來的話不能說。”

  謝小東說:“根據實驗結果,可以肯定地說這些人的基因與維吾爾族、古匈奴(如蒙族)的基因相差很遠。然而,DNA鑒定結果并不能直接說明這些人是不是古羅馬軍團的后裔,只是劃出一個大致范圍,再結合人文、歷史等各方面知識做出推測?!?

  但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這份鑒定結果表明,永昌縣這些長相似歐洲人的居民基因與西亞人,如土耳其人、伊朗人、北高加索人等有較近的血緣關系。   

  來源:《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