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資本沖動遇制度冷水 環保投入緣何流失
2006-07-03

  “環保總局將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團結系統內外有志于環保的所有科技工作者。”這是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上周五對外透露的新消息。此番“環保聯手科技”被視為我國環保產業化“換血”的大動作。因為周生賢斬釘截鐵宣布此次“勢如破竹的歷史性轉變”將對30多年來的環境法律規章進行一次全面清理。

  目前,雖然來自國內外的投資不斷涌入我國環保產業,但遭遇制度缺失這盆當頭冷水,造成環保與產業有名無實的聯姻現狀。

  ·商家例說

  “缺資金,空有環保成果有何用?”

  在中國農業大學工作了多年的王先生,多年以來一直從事農業環保研究,和同事研究出的新型循環有機飼料,近日得到了國家科技部門的審批成為環保科技示范產品。不過,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公司卻運營越來越困難。

  “很多時候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們是什么類型的企業。”北京市京圃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永利告訴記者,雖然他們曾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2005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A類)”公司。但王永利常常感受不到自己是一個從事環保產業的公司。“公司并沒有因為是環保企業而獲得過什么優勢,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難以開拓市場,空有一個環保成果又有何用?”

  該公司研制的“有機廢棄物發酵菌曲”采用微生物發酵,將人禽糞便、農作物秸稈、食用菌廢料、農作物秸稈、糖廠濾泥等廢物變廢為寶,成為有機肥料。但在市場銷售的時候,公司只能說自己賣的是化肥,因為國家對有機肥料并沒有嚴格定義,如果說自己是普通肥料,又無法享受化肥類產品的政策優惠。

  “誰都知道化肥是有毒害的,現在人們都喜歡吃有機、綠色食品,我們研制的產品正是‘零污染’肥料,但卻要把自己打上重污染的化肥頭銜才能正常流通。”王永利無奈地表示。

  這個尷尬例子并不在少數,環保產業距離真正的產業化、專業化路途尚遠,很多企業不過是有名無實地頂著一個“環保”的大帽子。

  “企業不懼污染,缺乏環保理念!”

  像京圃園這樣的環保企業還算是幸運的,畢竟他們還在一步步地向前發展著,但很多環保企業常常發展不了多久就消失了。加拿大留學結束回國創業的張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的經歷。

  2000年,這位“海歸”曾意氣風發地要辦一家全國性的污水處理環保公司。他認為,水處理市場在城市的利用空間很大,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一定有市場。

  奮力拼搏了幾年,如今,張先生的公司因為沒有項目而名存實亡,“我的公司并沒有得到我理想中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他解釋說,很多地方政府領導對他的環保理念沒有什么興趣,很舍不得投資上百萬、上千萬建個污水處理廠,很多地方政府領導想要馬上投資馬上就有經濟效益的項目。張先生感覺中國企業的水污染很嚴重,而且國家對此也很重視,于是,他轉向做企業污水處理。但他又一次失敗了,很多企業寧愿被罰款,也不愿建污水處理設備。“這很畸形,企業根本不擔心污染,這在國外是無法理解的,歸根結底,是我國的環保法制建設不健全。”張先生談到這里顯得很是痛心疾首。

  他認為,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環保市場環境,主要是人們還缺乏環保的理念,而法律也沒能在環保領域樹立它的權威。張先生告訴記者,過一段時間他就出國了,令他遺憾和傷感的是不能在自己的祖國發展自己的事業。

  ·政府展望

  我國將實現環保產業多元投融資

  “十一五”期間的目標是:我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15%至17%的增長速度,2010年環保產業的年收入總值將達到8000億至10000億元左右。

  為推動環保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國家環保總局表示,將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創建多元化的產業投資環境;加大各級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拓寬投資渠道,建立完善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多元化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制定和完善扶持環境服務業發展的科技、財稅、金融等政策措施。

  環保總局有關領導還特別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資規模,環境保護投資總額約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3%,比“十五”期間提高0.1個百分點。國家將實施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燃煤電廠脫硫等八大重點環境保護工程,總投資約3336億元。

  ·專家評述

  制度缺失造成環保投入流失

  中國環保資金并不少,“十一五”期間,我國污染治理投資總需求為1.3萬億元,平均每年需求2600億元,相當于當年GDP的1%。除了國家和企業的投入外,國外相關環保產業的資金也在不斷涌入我國。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把錢用到什么地方?怎么用?別讓錢都打了水漂。

  在沒有完成“十五”污染治理目標之后的5年里,1.3萬億元是否能保證“十一五”期間污染物比“十五”削減10%?我國的環境問題能否有顯著的改善?一些環保專家一直對于環保投入表示十分擔憂。

  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毛如柏就對此表示了質疑。他認為,遏制環境污染,在大量資金投入之外,必須完善制度,并結合市場發展環保產業。“十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達到8388億元,較“九五”期間的3600億元翻了一倍多。雖然環保投入增長了,但環保目標無法完成,污染越治越嚴重。

  我國如今還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造成環保資金無法合理利用,相關產業難以順利發展。毛如柏表示,只有制度的保障,包括資金投入在內的各種社會環保投入才有保障。比如,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有利于確保政府環保投入的剛性;環保產業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能促進民間資本、非政府組織資金不斷向環保領域匯集,使市場機制在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引導和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制度建設,才能確保環保資金用到“刀刃”上,充分發揮效益。

  環保涵蓋寬泛 阻礙政策細化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最新統計顯示,我國環保產業總體年均增長速度約達25%,已經形成門類齊全、領域廣泛、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0年公布的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關于積極發展環境保護產業的若干意見》中對環保產業的定義是:“環境保護產業是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主要包括環保機械設備制造、自然保護開發經營、環境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服務等方面。”

  業內人士分析,按照這個廣泛的定義,環保產業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產業部門,只要某種產業體現了環保要求。這樣大帽子擴容了環保產業的內涵,但同時也給相關政策的制定和細化、具體產業發展的規劃都造成了困擾。環保企業技術開發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不完備、環境服務的市場化進程緩慢……環保政策的難以細化直接導致了環保法紀執行難的問題。

  “認真反思過去的教訓,關鍵不是思路不正確,而是有的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甚至長期得不到落實。”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坦言,現實生活中,經濟與環保一重一輕、一前一后的矛盾相當突出,力量對比十分懸殊。“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建設,加強對環保產業的指導”將成為環保總局新的工作重點。

  ·他山之石

  環保概念成為股市新寵

  在新加坡,水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新加坡缺水,每日用水依賴馬來西亞進口。Hyflux是新加坡最大的一家水處理上市公司,該公司股價最近兩年內上漲了180%左右。

  據星展銀行北亞區副總監方秀雯透露,Hyflux在股市的優異表現,使得中國不少中小規模的中國水處理企業也爭相赴星洲上市。2004年,Hyflux有80%銷售額來自中國,中國本土企業在這方面完全可以有所作為。

  據估算,全球水處理市場價值高達6000億美元,通用電氣、西門子等大公司都已經將業務擴展到這一領域。

  專業人士也提醒說,對于仍然達不到環保標準的上市公司,股東們也要加以監查,因為它們可能會為此付出更高代價。

  垃圾發電打造 環保產業新熱點

  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夏青6月初曾表示,在國外許多國家,垃圾發電、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已經成為新的投資熱點。垃圾發電在國際上已成為保護資源且拉動環保產業的重要項目。

  在日本已建有1700家垃圾發電廠,在維也納光市區就有9家。美國1990年已發展到400座焚燒廠,焚燒率達18%,到2000年提高到40%。

  據測算,在我國城市垃圾的比例中,塑料占到了8%-9%,玻璃占到了4%-5%,紙張占到了2%-3%,如果將其中的有機可燃物加以燃燒,一噸城市垃圾的熱能相當于半噸煤。 (北京商報記者 朱裴/文 李烝/制圖 王曉瑩/圖)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