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午報3日報道:著名作家韓少功,上周末為上海大學首屆文學周獻上閉幕演講《文學:夢游與蘇醒》。在講座中,他表示:全球化趨勢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已經遭遇了素材危機,不少作家的寫作素材竟完全來源于報紙和影碟。
一些作家靠看碟找靈感
近年來,全球文壇出現越來越多的抄襲案。丹.布朗的暢銷名著《達.芬奇密碼》曾被多人指控抄襲,國內80后作家郭敬明的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也被法院終審裁定為抄襲事實成立。韓少功從這些抄襲案說起,提出了他對當代文壇頻發(fā)抄襲事件的看法。他認為,雖然這些“剽竊案”的起因并不一定源于抄襲,可能確實是作品選材上不經意的雷同,但這種現象的頻頻出現,正是全球化時代作家面臨素材危機以及寫作內容日益同質化的表現:“雖然每個作家都在追求個人化的敘述風格,但受到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大家都生活在‘同質化圍城’中,相似的環(huán)境和生活經歷,使作家很難有獨特的個人經驗,更難找到獨特的創(chuàng)作素材?!?
據韓少功透露,目前有很多作家的創(chuàng)作素材完全來源于報紙的社會新聞版內容或者影視碟片,此前還曾有過一起抄襲案,在審理過程中發(fā)現,所謂的“抄襲”,只是由于兩位作家的創(chuàng)作素材都是來源于《人民日報》社會新聞版上的同一條社會新聞。還有一些作家,由于缺少獨特的社會體驗,只能依靠看碟來獲取寫作素材:“他們寫出一個言情小說,也許就是看了幾十張愛情片的結果?!?
詩人有點像地下工作者
韓少功認為,與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繁榮期相比,當代文學已經將娛樂功能大規(guī)模地轉交給了影視:“余華的小說發(fā)行到40萬本已被出版界稱為天文數字,而全中國光電視機就有5億多臺,文學怎能與影視相比呢?正像蘇童說的,文學的讀者是以一個零一個零的速度在減少。”韓少功透露說,這個時代最“不幸”的要數詩人———沒有陣地發(fā)表詩作,更不可能出版詩集,“他們只能‘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搞些小范圍的創(chuàng)作聚會,就好像‘緊密團結’、‘相濡以沫’的地下工作者?!?
而相較于從前文學對社會所承擔的精神導引作用,韓少功指出,當代文學之所以被邊緣化,與作家不愿意再去承擔教化功能和沉重的社會使命有關:“作家的工作漸漸地從靈魂工程轉向了肉體工程,創(chuàng)作也日益從游戲化轉向了欲望化?!倍晃膶W從肩頭卸下的“精神導引權”卻被某些“江湖術士”所接受,“這些人用他們不怎么高明的通俗哲學‘指導’了大眾的生活,卻也為社會的精神危機埋下了伏筆”。
長篇新作正在醞釀中
有意識要突破“同質化圍城”的韓少功,目前住在鄉(xiāng)村一小房子里,閑暇時還常在屋前的小河里游泳。他說,從城市回到鄉(xiāng)村,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差異性:“以前我一直呆在文學圈內,做的無非是關于文學的那些事,說的也無非是關于文學的那些話,這樣的‘近親繁殖’只會讓我的創(chuàng)作退化。”韓少功表示,每一個鄉(xiāng)村都存在一兩個特別會說話的農民,“他們那種源自于真實生活的、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的、活生生的語言甚至超過了我們很多作家的表達,常常令我倍感欣喜。”
韓少功說,他最近將有一本新的散文集《山南水北》面世?!爸劣陂L篇創(chuàng)作,那當然是有的,”他得意地一笑,“但我現在還要保密,等書寫完了再說吧!”(記者 干琛艷/文 記者 林舒菡/攝)
來源:新聞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