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因素 中國沒有發言權
章新勝說:“大會剛剛開幕,這兩個項目能否申辦成功,現在很難下結論,但各有關部門及中國代表團的全體成員都充滿信心。”
章新勝說,充滿信心是指我們已經過了第一關,即通過了世界文化遺產聯盟和自然遺產聯盟的業務和技術審定。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本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由于中國不是本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1個成員國之一,沒有發言權,因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代表團副團長田小剛則表示,目前來講,從專家評審的情況來看,他們對我們這兩個項目的意見都是比較積極的。由于中國申報項目只能靠點名陳述,這對中國的申報不利。
有利因素 申報項目獨一無二
盡管存在沒有發言權的不利之處,但章新勝表示,總體來說“我們還是有信心的”。殷墟的甲骨文是世界最古老的三種文字之一,目前仍在使用,而其他兩種文字即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蘇美爾文和古埃及文都已不存在。因此,中國文字在人類文明史上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此外,大熊貓是中國僅有的,中國能申報項目說明了改革開放以來在貫徹科學發展觀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國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使得大熊貓棲息地符合世界自然遺產各項嚴格的要求和規定。
另據上海東方早報記者了解,當地時間11日下午2點,世遺大會將開始討論表決。中國兩大項目是否最終能夠成功,估計當地時間11日下午四五點(北京時間11日晚10點-11點)就將揭曉謎底。
保護理念 信譽信用最重要
章新勝8日在當晚開幕的世界遺產大會上說,為加強對世界遺產的保護,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了保護世界遺產的4個理念,即信譽和信用、保護、能力建設以及宣傳和傳播。
“所謂信譽和信用,就是遺產的真實性和是否具有普遍的永恒的價值,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也是整個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前提。”他說,遺產的保護任務也非常艱巨和緊迫,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重點和焦點就是保護世界遺產。保護遺產的能力建設則主要涉及教育和培訓問題。對遺產價值重要性的宣傳和傳播則涉及到每個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這是廣大發展中國家贊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遺產保護公約的主要原因之一。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