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辦綠色奧運、建生態城市”的目標,加強奧運綠化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北京市園林綠化中心積極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和北京市有關法規,并開發利用高新技術手段規范開評標過程,努力打造招投標“陽光平臺”。
招投標:嚴格把關全程監控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綠化建設工程總面積約680萬平方米,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前預計總投資額約18.3億元,新植苗木約30萬株。該公園分南北兩園(中間五環路隔開),北園區總面積300萬平方米,主要以栽植樹木、調整植物為主。南園區總面積380萬平方米,主要突出景觀為“一山一水一中央”,其中人造景區綠化山體高48米,面積42萬平方米,湖面面積40萬平方米。
該公園計劃分5批次10個標段在北京市園林綠化招投標市場公開招標,目前已有3個標段招標完成。
首宗奧運綠化項目――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區面積為196萬平方米 計劃投資總額1億多元;該項目已于1月19日至3月7日按照招投標運行規則和程序完成公開招標。南區3號地面積1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總額約2200萬元,已于2月22日至3月29日完成公開招標。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區1號地面積約29.7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額約4400萬元。該工程分兩個標段,4月3日發布公開招標公告后,評標委員會對30家京內外園林綠化施工企業進行了投標資格預審,最后確定了7家企業入圍進入投標階段。5月10日,評標委員會對II標段7家投標企業進行細致評審,最終確定北京乾建綠化工程公司中標,并在網上公示中標結果。
5月24日,評標委員會在對I標段7家投標企業的商務投標文件進行核實時,發現其中6家投標企業的工程清單均存在與招標文件條款不符之處,遂嚴格依照有關規定,決定此次投標活動的投標文件為廢標,建議招標人重新組織招標。
在整個招投標過程中,北京奧運場館工程建設監督辦公室,北京市監察局,朝陽區審計局、監察局以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委員會審計監察處、業主單位和園林綠化招標辦的工作人員等通過監控屏蔽系統,對資格預審、開標和評標過程進行了全程監控。
開評標:充分利用高新技術
為確保奧運綠化工程招投標活動公平、公正、廉潔,北京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堅持“十公開、十不準”規定,在開評標階段,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創造公平、公正的評標環境。
一是開評標區監控科學化。把開標室和評標室分開,設立開、評標區總監控室,安裝手機屏蔽系統和語音、影像監控系統及內部專向電話,對開標、評標活動進行實時監督;建立評標過程監控記錄制度,及時對項目進行全程跟蹤。
二是評標專家抽取自動化。建立“評標專家隨機抽取語音通知系統”,抽取時由電腦自動告知專家參加評標的時間、地點,被通知專家可將“同意參加”或“放棄參加”評標活動的意愿反饋給系統。同時設定三重密碼,包括抽取人在內的所有人員都不知道專家評委名單,只有在評標前半小時密碼才自動解密,增強了保密性,使專家評委“隱身”打分,遏制暗箱操作。
三是開標人員規范化。嚴格控制開標人員范圍,規定由市場辦專管人員進行開標記錄監督,評委不得參與開標活動,防止評委與投標人非正常接觸,保證開標活動的嚴肅性。
四是監督專家評委制度化。制定《園林綠化項目評標專家管理暫行辦法》,從評標前、評標中、評標后三個階段對專家評委的行為進行監督,與評標專家簽訂廉潔公正評標責任書,并對評標專家進行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增強專家評委的自律意識。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