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灌控制多用手動,常常“該灌水時無人開閥,不該灌時無人關閥”、“草地變人工湖”,近一半水被浪費 攝影/記者 魯海燕
“接受調查的灌溉工人中,87%的人都表示澆水時無計劃性。”這是日前陳經綸中學學生王依培的調查發現之一。這份調查在北京青少年創新大賽中獲獎,專家評價其“有參考價值”。
在老師和同學的支持下,王依培發放了200份問卷,收回了196份。這些問卷涉及北京的四大城區:朝陽區、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
“夏天常會看到白花花的水從路邊、公園等地方的綠地中大量漫出來。做這份調查,就是想喚起社會對水資源的更多關注。”王依培表示。
現象
天要下雨 水照樣澆
“經過3周的實地調查和資料調查,發現許多綠地灌溉工人都是憑感覺無序地澆水。”王依培說。
“與水有關系的事情,有兩類特別記憶清晰。一類是草都被水差不多整個淹住卻仍在澆;另外一類是,明明天氣預報第二天有雨,但是工人還熱火朝天地給花草澆水。”她總結。
調查范圍涉及四個城區
王依培設計了調查問卷,抽樣調查了馬路邊、居民小區、學校和公園內的綠地灌溉工人。調查基本上是在課余進行的。
“把設計好的調查問卷進行復印,帶在身上,碰到正工作的灌溉工人時,隨時上前進行調查;為了調查的全面性,我發動居住在各個城區的許多同學,平均發給每個同學幾份問卷,讓他們幫我一起來調查。最后進行統一回收,進行分析。”
建議1 頒發上崗資格證
這份調查不僅僅提供了一個結果。基于上面結果,調查還提出:“據了解,北京市大概有灌溉工人近萬人,但是到現在還未成為一個正規職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職業有它自己的職業裝、職業用具、職業證等。本調查報告認為,如果能讓灌溉人員在通過培訓考核時,得到一張上崗資格證,那么這個職業將會變得很正規化。”
對于北京灌溉工人的具體數字,據北京市園林科研所工程師藺艷介紹,現在的灌溉工人多屬于臨時工,流動性相對較大;另外氣候因素也影響灌溉工作,比如夏季需要大量灌溉工人,而冬季則大大縮小。所以,統計一個相對精確的灌溉工人人數比較困難。
該調查建議主管部門:參照年齡、籍貫、文化程度等因素,對從業人員的錄用進行合理調整,提高這一群體的整體素質;加緊對灌溉從業人員的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灌溉技術和節水常識;建立良好節水意識。
調查還建議主管部門,更多關心綠地灌溉從業人員的生活,“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他們才能更好地做這個工作。”
建議2 多用中水和取消漫灌
該調查還建議:“綠地應該多用中水或者雨水,盡量不用干凈的自來水澆灌。把北京的漫灌設施改為噴灌或者滴灌設施,逐步過渡到澆水自動化。”
對于現有北京綠地的灌溉方式,調查提到:更多推廣滴灌和雨水回收噴灌等新型節水項目,畢竟大面積噴灌的耗水量大、水利用率低;普通噴灌基礎建設要求高,投資較大,受風影響大,且許多草坪的形狀與實際噴灌形狀并不相同,造成了水資源浪費。
“滴灌方式主要是指在地下鋪設一條管道,在植物根部附近,水分通過管道壁向外滲出,供給植物水分。這一方法在農業上早已得到了廣泛應用,若將其移植到草坪灌溉上,既節省了人力物力,也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節約了水資源。”她說。
建議3 給原生植物更多空間
這位調查者補充說,四環路邊沒人管理的空地都生長著一些各種顏色、非常漂亮的“有北京特色”的原生植物,在適應性上更強于其他草種,而且像二月蘭等草種,本身很具有觀賞性,生命力很強,只要你給它留出時間生長,不需要管理呵護,就能長得很好。
“有關部門是不是可以考慮,把那些又費錢又費水的綠地,換成一些耐活耐旱的北京原生花草?”王依培說。
專家:這份調查有參考價值
對于王依培的這份調查,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館前館長余洪緒評價說:“一名中學生能夠如此關心身邊事是難得的,這份調查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從事多年科技教育的余洪緒認為,現在的青少年不僅僅是學書本知識,對社會擁有更多的責任感,這是像王依培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北京是一個缺水的城市,中學生能夠參與到解決問題的調查中,是值得稱贊的。”余洪緒表示。
“我們希望獲得培訓。”許多受訪的灌溉工人這樣表示 攝影/記者 魯海燕
城市灌溉·前瞻
《北京草坪節水灌溉技術規定》將發布,目前已經提交主管部門。
灌溉“操作手冊”起草完畢
“即將發布的《北京草坪節水灌溉技術規定》,類似一個手冊,發放到灌溉工人手中,成為工人實際工作的有效指導。”北京市園林科研所工程師藺艷昨日透露說,該《技術規定》由北京園林科研所、中國農大等單位聯合起草。
每塊草坪都有“等級”
記者獲知,現在北京的每一塊草坪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等級“身份”,每年接受一次考評,等級不是終身不變的。
“幾十年來,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研究部門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綠地的分類分級方法。根據綠地現狀和規劃特點,以及城市建設發展尤其是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的需要,以綠地的功能和用途作為分類和分級的依據。同一塊綠地同時可以具備游憩、生態、景觀、防災等多種功能。現有的綠地一般有特級、一級、二級等不同級別的劃分。級別不同,灌溉、施肥、修剪等次數也就有差別,等級越高養護要求越嚴。”藺艷告訴記者。
用水大戶成費水大戶
“十五”期間,北京的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2平方米;至2004年底,北京建成區內實有園林綠地面積36754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8948公頃,公園綠地910處,道路綠地面積4168公頃,全市有注冊公園169個,面積5900多公頃。一般來說,每平方米綠地每日平均用水量為2升。
調查中,記者發現,目前北京一些地方的綠地仍然采用落后的人工皮管大水漫灌,而這種方法使大約有80%的水由于深層滲漏及無效蒸發損失掉。
問題不僅是上面一個。近些年,管網供水,噴頭噴灑的噴灌灌水法日漸流行起來。但管網控制大部分仍采用手動法。這種方法隨意性大,時常發生該灌水時,無人開閥,不該灌時又無人關閥。“一邊下雨一邊噴水,草地變人工湖,馬路變排水渠”的情況屢見不鮮。采用這種方法,至少有40%到50%的水浪費掉。
“水是制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綠地灌溉是城市用水大戶之一。”有關專家對記者這樣說道。
工人坦言需專業培訓
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工人對綠地灌溉技術掌握的程度,記者采訪了20名灌溉工人。
朝陽華貿中心綠地的工人說,他們現在養護綠地,主要依靠在老家種地的經驗,沒有接受太多的專業技術指導。“給草樹澆多少水應該是和種菜的原理一樣,天熱就多澆幾次,天涼就少澆點,沒有什么學問。”交談中,這位工人的這番話基本上代表了20名工人的觀點。
當記者告訴這20名工人是否知道“北京每塊綠地都有等級劃分,等級不同養護標準就不同時”,被調查者均回答不知道,并表示“其實我們也想知道綠地養護的專業知識,希望獲得培訓”。
同時,記者還隨機采訪了街頭10名市民,他們也均表示不懂綠地灌溉要求,想知道現在的綠地有多少可以采用中水澆灌。
“這份由北京園林科研所、中國農大等單位聯合起草的《北京草坪節水灌溉技術規定》,目前專家已經寫完,提交上級部門,頒布之后將會成為有效指導灌溉工人的重要參考依據,起到推動節水的作用。” 藺艷表示。
國外綠地灌溉方式可鑒
在美國的很多城市,常見園林植物在何時、何地、何種生長狀況、何種氣候條件下需要多少灌水量都有精確的測定,這些數據是制定整個園林節水灌溉方案的基礎。
另外,日本、德國一些城市,大力發展屋頂及居住區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統,供樓房及城市生活雜用水及綠地灌溉之用。
在我國,只有少數幾個城市曾經做過園林植物灌溉量的研究,而且僅局限于草坪草等少數植物。觀察人士提示,不了解植物精確需水量和灌溉量,采用再先進的灌溉節水設備,也只能適量減少灌水過程中水的損失,并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水灌溉。
采用落后的人工皮管大水漫灌,會使大約有80%的水由于深層滲漏及無效蒸發損失掉 攝影/記者 魯海燕
城市灌溉·延伸
家庭園藝的澆水秘訣
花草需水判斷依據:植株失去生氣,葉子下垂;濕潤土壤的顏色比干燥土壤黑;花盆較輕且叩擊時聲音清脆響亮說明需要澆水,花盆沉重及叩擊聲音沉悶則說明花盆儲水量充分。
1.自來水不是園藝用水的首選。花木所需水分,以無污染的天然降水為好。雨水、雪水是首選的澆花用水。自來水在凈化過程中都加入了凈化劑,不宜直接澆花,最好貯存一兩天,使水中的氯氣揮發后再澆用。一盆自來水中放一片維生素C,也可短時間內消除氯氣。煮雞蛋的水、茶葉水、淘米水、養魚水,都是很好的澆花用水。
2.葉大質軟的多澆,葉小有蠟的少澆。剛修剪的花卉要少澆水,否則枝葉空長,影響造型。
3.濕生花卉多澆,旱生花卉少澆。龜背竹、吉祥草、唐菖蒲、旱傘草等濕生花卉應多澆水。而仙人掌類、玉蓮花、南天竹、紫薇、劍麻等旱生花卉要少澆水。
4. 喜濕花多澆,喜旱花少澆;旺盛生長期多澆,休眠期少澆;苗大盆小多澆,苗小盆大少澆;庭院、陽臺、天臺養花多澆,居室配置的盆花少澆;晴天多澆,陰天少澆;孕蕾多澆,開花少澆。盆花如遇干旱脫水,枝葉萎蔫,要先移放于陰涼處,噴葉面水,盆內加少量水,等莖葉挺起,再澆透水,若直接大量澆水,易傷根脫葉。
5.天熱多澆、天冷少澆。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需水量大;夏季蒸發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冬季,多數花木休眠,保持盆土稍濕即可。
城市灌溉·調查
針對灌溉工人調查的部分結果
1.性別
■男性72% ■女性28%
2.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42% ■初中26% ■高中28% ■高中以上4%
3.此前是否知道灌溉方面的知識
■是20% ■否80%
4.北京的水資源情況您怎么看
■嚴重缺水51% ■不缺水5% ■可能缺水16% ■不知道28%
5.您對節水怎么看
■有很強的節水意識28% ■有一些節水意識37% ■不是很在意35%
6.您認為哪種方式可以節水
■噴灌45% ■滴灌10% ■不是很在意35% ■不知道10%
7.是否接受過正式培訓
■是0% ■沒有100%
8.是否有計劃性地去澆水
■是13% ■沒有87%
9.對工資滿意嗎
■很滿意8% ■滿意40% ■不滿意30% ■其他22%
10.喜歡這個工作嗎
很喜歡5% ■喜歡13% ■無所謂47% ■不喜歡,只為有個收入35%
來源: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