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隨著環保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強和產業調整,許多污染項目在城市已沒有了立足之地,紛紛向農村搬遷,而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政府,為了吸引投資,也有意無意地歡迎這種轉移,使農村的環境狀況越來越讓人擔憂,昔日田園秀美的農村風光,如今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防止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最重要的是加強水源地的管理。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都是江河的發源地,可以說是陸地環境中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被污染將出現無法收拾的殘局。因為治理水污染絕不是花幾百個億就能解決的,甚至花上千億都治理不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復原。在這方面,東莞市一些被污染的河涌花了巨資也未能恢復原來的生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而最近發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及我省發生的北江韶關段鎘污染事件,都是很深刻的教訓。
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更直接、更全面地依賴于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不僅會造成農民直接的經濟損失,還破壞其生產、生活的基礎條件,造成其生存的困境。招商引資是改變經濟落后的推進器,但招商并不是招污。各級政府要從源頭上防止污染,執行環境保護“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加強環境執法,維護農民環境權益。同時,要建立合理的賠償機制,不要讓收入水平本來就不高的農民來為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埋單。
邱鎮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