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南京幕府山擬建天池背后:48年被挖掉10億噸石頭
2006-07-18
        曾是李白邀月地

  一座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人工天池”,或將現身于南京幕府山之巔。 
 
  50萬平方米的“池子”已經挖好,那就是曾經的白云石采礦大坑。當然,在水尚未注入時,你可以看到遍布的坑底碎石殘渣。而四周巖壁上,被炸出梯田般的臺階,紅色、黑色或者灰色的巖石紋路裸露著。

  20世紀初,當時海拔205米的幕府山主峰被發現蘊藏著大量優質的白云石礦和石灰石礦,它們分別是煉鋼和造水泥的好原料。1950年,南京白云石礦建礦,這座主峰成了主要的開采礦區——鼎盛時期,白云石礦開采面積1.6平方公里,年開采量400萬噸。48年里,人們挖掉了10多億噸石頭,海拔205米的幕府山主峰只剩70米,白云石礦則留下一個深陷的大坑。

  “現代的愚公確實創造了奇跡,”一位70歲的當地居民說,“但‘幕府登高’滅絕了。”

  南京幕燕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處長方長久說,“幕府登高”是清代選定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一位文人這樣描述當年盛景:“諸峰云氣出沒于萬古蒼翠之間……背景則浩浩蕩蕩,一江東去,孤帆遙雁,結伴而行……”

  和“幕府登高”同時消失的,還有全山的秀麗景致。千年之前,幕府山的西南麓就是六朝古都的重鎮“白石壘”—— 又稱“白下城”。南京“白下”之名,就源于幕府山。而南京最為人所知的別稱“金陵”,也源于幕府山下的“金陵崗”。更讓人很難想象的是,現在巖石裸露、遍地垃圾的幕府山,就是李白寫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地方。

  “天池方案”

  自長江大橋或過江舟船南望南京城,最先進入眼簾的便是挖盡綠色、紅巖畢現的幕府山。近10年來,關于幕府山最著名的“批判”來自已故園林大師陳從周。一次公開會議上,他說:“你們連祖宗留下的山都要砍!”幕府山的被毀,還直接導致南京城北空氣和環境的惡化。

  在各界呼吁下,1998年底,南京市政府決定禁止開山,并啟動幕府山植被恢復工程。8年間,園林部門先后在幕府山完成了8期綠化工程,綠化面積210萬平方米,回填土方173萬立方米,耗資4000萬元。

  白云石礦采石坑成了幕府山上最后的“不毛之地”。此坑不僅面積超群,而且土質條件更差。

  南京市園林局局長解自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曾邀請德國漢堡大學校長等人來此考察。由于德國魯爾區廢鋼廠也出現過類似情況,這些專家被認為經驗豐富。當時,專家們看過礦坑后提出的建議之一是:“已經這樣了,就不要再添加人工的東西了。”

  但“幕辦”卻希望能讓不毛之地有所作為。“最初想把礦坑建成一座賽車場,也曾考慮建成一座專拍類似于美國西部片的影視基地,后來都因為功能太單一而遭否定。”方長久說,“此外,還有人提出在礦坑巖壁仿照美國總統山建造雕塑山,因為巖壁石灰巖容易風化沒有通過。”

  2000年底,南京市成立了幕燕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幕府山成為市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兩年后,南京市規劃局和“幕辦”出面,邀請美國GROUP70公司、江蘇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三家單位,分別編制了“幕燕風景名勝區發展總體規劃”。

  江蘇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方案最終勝出,這個方案首先提出:“利用白云石礦采礦坑的‘梯田式’裸巖地,稍做線形改造,形成一‘天池’……結合水面合理布置沙灘戲水、劃船、游泳等游憩項目,建成濱水游樂園。”“天池”被命名為 “白云湖”——這與被開采的白云石礦有關,而“碧湖云煙”則擬取代“幕府登高”。

  “總體規劃”先后獲得了“部優”、“省優”的稱號。

  水從何來

  2002年7月17日,“規劃”正式向南京市民公示。直到今日,這個花費60萬元并且已經公示的規劃,依然沒有獲得市政府的批準,方長久說,其中的原因他也“不清楚”。

  但是,自2003年起,以這一規劃為藍本的、包括“天池”項目在內的南京幕燕風景名勝旅游項目,卻年年出現在 “南京重大項目投資洽談會”上,包括“天池”在內的“白云石礦遺址公園”項目所需要的總投資,最多時達到2.5億元。 

  盡管年年上榜,但項目卻年年“無人問津”。方長久說,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名勝區內土地權屬分散的因素,也有投資及規劃方面的因素。2006年春節后,又到了安排第9期綠化工程規劃時,方長久希望能在2007年內完成這期工程。這樣,整個幕府山綠化工程就可以“畢其功于一役”了。為此,他又提起了“天池”方案。

  “綠化以恢復生態為主。”方長久說,“生態不是山就是水——對于這個大礦坑,我傾向于做水,有水就有了生命之源。幕府山缺水,山上的小動物也要喝水,讓它們去長江邊喝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一直有建天池的想法。綠化到了第9 期,除了礦坑之外,已經沒有地方可做了。”

  3月,“幕辦”委托南京園林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南京幕燕風景名勝區礦區遺址公園規劃》。在談到要點時,方長久明確提出希望建設“天池”。為將這個籌劃4年的規劃放大,管理處支付的設計費用是5萬-10萬元。

  關于“碧湖云煙”,“規劃”稱:將利用白云石礦坑,覆土回填之后,蓄水成湖,結合礦坑地形約50米等高線進行適當調整,建造出蜿蜒曲折、豐富多變的湖岸線,再種植濱水、水生植物,結合環境,造就完善的湖生態群,并且利用地形,在湖中建造生態島——小瀛洲,不用橋梁連接,只設渡船碼頭,這不但能豐富公園活動項目,同時有利于保護島嶼生態。

  一個關鍵問題是,水從哪里來?

  “建成后,天池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水面約20萬平方米。”方長久說,“除了儲藏、收集雨水、山體流水之外,主要將用水泵抽取長江水。”“幕辦”處長助理張俠仁在接受《金陵晚報》記者采訪時則稱,天池大約需要100萬立方米的水,設計平均深度為3米。為了防止滲水,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專門擬訂了一套方案——將礦坑里的碎石清理完畢,然后再在其底部鋪設防水性能相對強一點的黃土,逐層鋪設、碾壓,制造一個人工的龐大防水層。

  死水如何不腐

  “這是‘異想天開’,”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黃志誠對“天池方案”評價說,“組成幕府山的巖石基本是兩大類,白云巖和頁巖。從巖石特征、地質構造和開采經歷看,采石大坑里是存不住水的。”

  這位最近30年每年都要上山多次考察的教授說,白云石礦開采量最大的時候,要用重型卡車運送炸藥上山炸石,每次估計要用10多噸炸藥。南京林業大學博士許曉崗告訴《南京晨報》記者,每次放炮炸山,都相當于一場4.5級地震。所以,近50年的積累,巖石中就算沒有裂縫也會炸出來。而事實上,頁巖中本身就有裂縫,白云巖中也有溶洞。即使把整個采礦坑底用水泥糊起來,水泥也會開裂,而且孔洞是水泥封不住的。

  可能出現的滲漏問題,已經引起了“幕辦”和相關專家的重視。“幕辦”專門邀請南京水利規劃設計院制訂了防滲方案,而為了解決水泥湖底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專家們特意將湖底防滲的涂料改成了黃土和粘土,現在,專家考慮更多的是在保證防滲效果的同時盡可能地減少成本。在6月16日的專家咨詢會之后,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一份詳細的地質勘察項目清單, “幕辦”正積極聯絡有資質的地質勘察機構做地質調查,而這已經成為“天池”計劃上報之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劉道忠、劉冠邦兩位教授認為,雖然幕府山地質條件不適合蓄水,但是要采取措施讓“天池” 不滲水,也并非難事——對于從事地質工程的人來說,多大裂縫都可以堵住,無非是將防滲層加厚、加固,關鍵是看你舍得花多少錢。

  不過,以水泥為底的“天池”,會產生新的問題。黃志誠說,這就相當于在幕府山上安一個“金魚缸”,和圓明園“ 防滲工程”一樣荒唐。本報曾報道,京密引水渠昆玉河段曾經進行“硬化”改造——把河床用混凝土鋪砌起來,以防止河水滲漏。但幾年后,工程的惡果逐漸顯現:如同塑料包緊了人的皮膚,河流因此失去與周邊環境的交流。水生動植物種減少,水草大量繁殖。專家認為,幕府山“天池”很可能步其后塵。

  在2006年6月16日下午的 “碧湖云煙”方案咨詢會上,已有專家建議要先進行地質勘察,確立建湖的可行性。而對“碧湖云煙”引水、排水及水位防滲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增加其施工的可行性,盡量減少投入。

  投入與產出

  方長久解釋說,整個方案還在設計、論證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地質勘察、水利設計、園林設計等部門的確定后才能上報審批。如果方案通過,投資將不少于3000萬元。對于“天池”和礦山遺址公園的投資者,政府將會考慮讓他們參與幕府山下燕子磯舊鎮改造作為補償。

  但張俠仁稱,如果不出現意外,幕府山天池將于2007年年底與市民見面。

  按照南京園林規劃設計院編制的《南京幕燕風景名勝區礦區遺址公園規劃》,作為“南京最大的天池”,“碧湖云煙 ”將成為幕燕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圍繞這一幕府山上惟一的水體,將會陸續建成高爾夫公園、仙都會所、垂釣臺等景點和商業設施,一座曾經煙塵漫天、游人罕至的礦山將成為居山傍水的游覽勝地,由此帶來的經營收入將改變此前幕府山“光投入、不產出”的狀況。

  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幕府山從“礦山”變成“景點”,其北臨長江、南接市區的獨特優勢將令包括燕子磯鎮在內的周邊土地一夜增值數倍。在南京東郊紫金山麓,其房價數年前即已飆過萬元,幕府山的開發相當于在南京城北再造一座紫金山,由此帶來的利益不言而喻。 

來源:南方周末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