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林業局介紹,海南省的沿海紅樹林宜林灘涂很多,海口、文昌、東方、臨高等沿海10個市縣曾廣泛分布著紅樹林群落。該省紅樹植物屬東方類群,種群數相當豐富,主要為正紅樹、角果木等8個群系38個紅樹林群落類型,幾乎包括了我國紅樹植物的全部種類。
海南省對紅樹林的保護非常重視。1980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東寨港省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目前,全省已建成以紅樹林濕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6個。
但是,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展圍海墾田活動以來,紅樹林屢遭大規模人為破壞,60%以上的紅樹林資源被過度開采和利用。紅樹林的大面積消失,使海南的紅樹林及濕地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瀕危狀態,同時使許多生物失去棲息場所和繁殖地,也失去了防護海岸的生態功能。
海南省林業局組織的調查表明,全省現有紅樹林林地面積13539.7公頃,其中紅樹林有林地面積3930.3公頃。幸存的紅樹林質量相對高,群落保存較為完整,具有典型的熱帶性、古老性、多樣性和珍稀性。全國紅樹林樹高在10米以上的,基本分布在海南島。
根據《規劃》,紅樹林保護建設總體布局上分為環島自然保護區和環島其他海岸區。環島自然保護區是將已建立的6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東寨港、清瀾港、彩橋、東場、新英、三亞――重新加以整合、完善,擴建并提高其保護級別。環島其他海岸區,包含環島的10個市縣非自然保護區的紅樹林,建設重點主要是開展人工育苗和在宜林灘涂人工造林,擴大紅樹林面積,建立紅樹林保護管理站。通過實施海南紅樹林保護與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省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將整合為一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7979.1公頃,綠化95%以上的紅樹林宜林灘涂,增加紅樹林面積,改善和提高紅樹林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全面有效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
來源:中國環境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