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朵紫色的花爬上了樹頂,指狀的葉片鋪蓋了整個樹頂,把喬灌木遮蓋得嚴嚴實實。昨天,記者在有“市肺”之稱的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看到,隨著一種叫做“五爪金龍”的外來物種在白云山蔓延,今夏,越來越多的植物被纏繞枯竭而死。
專家稱,“五爪金龍”等有害外來植物入侵白云山面積已達40多萬平方米,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將對白云山的植被造成毀滅性影響。
鳴春谷、摩星嶺成重災區
白云山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最近經不完全統計,白云山風景區內共發現五爪金龍、三葉葛藤等有害植物覆蓋面積約40多萬平方米,以山上的鳴春谷、摩星嶺和明珠樓所轄范圍危害最嚴重,山下麓湖公園橫枝崗等地段也已大量出現。如山莊旅舍和白云晚望東側兩處地段已大面積蔓延,造成喬灌木枯死。
有關專家指出,五爪金龍等外來有害植物大片覆蓋在灌木和喬木上,搶奪了周圍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和養分,強占土地營養,會致使這些植物難以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死亡。
30萬平米五爪金龍被清理
由于五爪金龍等有害植物大多生長在白云山風景區的溝壑,地勢較陡,且因有害植物的覆蓋,使地形更加復雜化,清除難度較大。白云山管理局組織專業人員對有害植被進行了有效治理,近期共投入約2500人次清理了能仁寺、龍虎崗等10個地段的有害植物,清理覆蓋面積達30萬平方米,外運藤本垃圾約36車。
有關人士指出,要清除五爪金龍等外來物種,目前沒有理想的生物防治方式,只能靠人工切除等物理防治辦法。
林分改造遏制有害植物蔓延
“受到外來有害植物的侵害只是暫時的現象,相信再過七八年,這樣的情況將會逐步減輕,隨著我們新種植的樹木逐漸長大,有害植物的生長環境將逐步受到遏制。”白云山管理局綠化處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白云山的林分和林相不斷優化,增加了高山榕、荷木等造氧和吸塵能力強的樹種,對分布不合理的林帶進行了調整。不久前委托專業機構對景區內各項生態指數測定表明,負離子平均達到3000—7000個/立方厘米,與林分改造前負離子800-1000個/立方厘米相比,至少增加了4倍,目前在森林密處負離子多達10000個/立方厘米以上。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