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晴天荒漠、雨天沼澤”,門前路成為石景山聚興園小區居民出行最大的煩惱。家住石景山聚興園小區的胡先生給本版來電,反映他們小區前的道路坑洼不平,進入雨季以來,多坑的路面簡直是“水深可養魚,泥多可插秧”,每天顛簸跋涉在這條出門必經的路上,苦不堪言。
記者目擊
記者在魯古大街西側找到了通往聚興園小區的路,混凝土路面,布滿石子渣土,路行一半,破損得更加嚴重。出租車司機一邊躲避大大小小的水坑,一邊不滿地嘟囔:“得,剛洗的車全遭盡了。”經不住顛蕩,記者索性下車,卻發現步行的滋味更不好受,前半段水多腳下泥濘,后半段車過揚塵撲面。
居民反映
小區住戶胡先生表示,聚興園小區是由北京市興華房地產公司興建的。他們去年年底入住時,開發商曾經承諾,“小區門口路段今年5月底前肯定修好”,但時至今日,小區內800多戶居民仍然顛簸在坑洼的路途上。“今夏接連下大雨,四輪底盤低的怕毀車;兩輪的騎出去濺一身泥不說,還經常陷在泥里出不來;兩腿走的更不用說了,那種大車經過時濺你一身泥的尷尬,拎著雨鞋上班的那種無奈,還有深一腳淺一腳,生怕踩到水坑里的痛苦……”訴說苦惱之余,不少業主也理智地表示,“兩邊還有小區在建,我們也不奢望現在就能整修一次到位,把路修得多好。只求把我們門口的路修整一下,拐出去的路能給墊平一點,下雨天別積水,晴天別揚土就行了。”“再不然,政府能不能跟旁邊小區協商一下,在圍墻上開一道小門,讓我們的業主能暫時從那邊過去,但半年多了,就這個要求都沒能滿足。”
各方反饋
開發商:此路歸市政管理,修不修由市政說了算;應是途經該路的3個小區的開發商共同出資,再由市政部門集資后修路。
物業部門:“我們只能對院內環境負責,院外的路一直在幫忙向有關部門反映。”
魯谷社區:已聯合城管部門對路兩側的違法建筑進行拆除,并將該路移交給了市政部門。
石景山區建委:小區群眾表示,該區建委曾對小區群眾反映強烈的修路問題進行回復,6月13日該區建委回復中表示6月底開工。7月3日該區建委的回復更明確表示,“居民所反映出行難的道路,經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由石開公司和實興騰飛公司出資,區市政管理所進行施工并負責日后的養護工作。目前正由石開公司辦理前期手續,市政所同時做施工準備,今日可開工。”
居民表示,從相關部門的回復來看,對聚興園小區居民行路難的問題還是挺重視的。每次的內容基本上都是表達在6月底、7月初要開始修路,并表示在開工之前,“區建委責成兩家開發公司、施工單位定期對該道路進行清掃、灑水、抑塵等,特別是雨季期間要采取措施保證路面清潔,今后也會不定期進行檢查,督促開發公司、施工單位落實措施,方便居民正常出行。”
但已近7月下旬,聚興園小區居民既沒見修路開工跡象,也不見有人對道路實施維護。為此,大伙兒都急切盼望有關方面能關注住戶疾苦,兌現承諾,使小區門前路況早有改善。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