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池莉在新浪網上的博客業已關閉,為此,她曾發表《在關閉博客之前給我讀者的信》宣布此消息。日前,她就此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并首次對此事作出回應。她坦陳自己把博客當作個人平臺是一個天真的錯誤,在她看來,“博客像一個沒有籬笆的院子,大家‘高度自由’地亂竄,反倒讓身為寫作者的作者自己失去了‘自由’。”
池莉關掉自己博客的理由應該是十分充分的。但是,博客的開與關,實屬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之所以能引起國人的關注,那當然得益她知名女作家的身份。簡言之,她是名人。在池莉關博之前,就有白燁、高曉松、徐坤等人關博大吉。這其中,白與高則是迫于“韓寒粉絲”的“惡語”與“口水”的巨大壓力,而非心甘情愿,與池莉的自作主張,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在名人博客尤其是草根博客日益興盛的同時,一些名人因客觀原因關掉自己的博客的舉措,顯得有點寥落。
博客者,博看客一娛也。筆者向來這樣想,也這樣說。娛樂界的明星博客點擊率瘋狂上揚,而一些知名作家的博客點擊率卻不盡如人意,這種強烈的反差,折射出的大多數看客目的與心理。所以,許多光顧池莉博客的人,對她的作品并不了解,他們更想看她生活的流水賬,似乎最好能爆爆猛料什么的。這些庸俗的想法,也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否則,人家干脆去買她的作品來讀好了。娛樂明星博客的勃興,正是迎合了廣大“粉絲”的這種心理,一張照片,片言只字,都足以讓他們獲得莫大的快慰。他們甚至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明星的博客上,留下自己的快樂或憂傷的文字,甚至嬉笑或怒罵的印記,他們得到了一種受尊重的虛榮感。而池莉將這些斥責為“像個瘋人院”,她自己卻扮演著“院長”的角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她是賣文為生的作家,畢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是無法忍受他人在個人平臺上胡言亂語,進而影響自己寫作的情緒。由此可見,池莉的關博之舉,體現了一個優秀作家對待自己文字的認真態度和對寫作的熱愛之情。
而對于廣大草根博客來說,它們的閱讀范疇常常僅囿于個人的朋友圈子內。只是對于大多數無名的博客主人來說,能擁有一個自己的菜園,可以自由自在地打理園中的一切,這已經足夠了,點擊率變得無關緊要。也基于這種原因,博客主人日益呈現一種低齡化趨勢。一些有識之士對此不無憂慮,甚至大聲疾呼:救救孩子!但筆者竊以為,這種現象決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只要博主不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將其作為一個抒發性靈的園地或日記本,發泄一下情感,也未嘗不可。當然,草根博客呈現的一種庸俗與自戀傾向,是應該引起重視的。但是如果各位看客能夠從這些“灌水”文字或圖片中,獲得視覺的快感與精神的愉悅,那就應該值得肯定。而不應該一律視作異端邪說,動輒當頭棒喝,欲將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池莉們因為不堪忍受博客的喧囂而關門大吉,草根們則因為博客的自由而樂此不疲。只是在關與開之間,在興與衰之際,在好與壞之時,生生不息的是網絡的繁衍與壯大,人們對言論自由的向往與踐行!
來源: 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