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員正在察看石碑上的文字,一名小朋友好奇地在旁邊觀看。
昨天,市政協委員與市規劃委、市建委、市文物局等單位負責人就本市地下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座談。市文物研究所負責人透露,從2003年至現在,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古墓350余座,南水北調工程發現古墓97座。發現亦莊挖出古墓350余座
據市文物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市文研所從2003年起對亦莊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截至目前共清理古代墓葬350余座,分屬戰國、漢、唐、遼、金、明、清等7個不同歷史時期,出土文物1200余件。發掘的墓葬以漢墓和唐墓為主。這些古墓給研究各朝代的喪葬習俗提供了依據。為妥善整理、保護、研究出土文物,市文物局已責成文研所在該地區建立文物考古工作站。
此外,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介紹了南水北調工程中地下文物的保護工作。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長約80公里,共發現古墓97座,出土文物超過1000件。問題部分單位不支持文保
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介紹,由于目前工程較多,地下文物保護存在著保護與破壞并存的現象。由于相關法規不健全,文物部門對施工單位沒有約束手段。建設單位在明知地下有文物的情況下仍然施工,考古人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器運轉卻進不了工地。
一些委員呼吁有關部門行動起來,制定保護地下文物的法律法規,完善監督與獎罰機制,建議有關部門要求工程建設單位在開工前先進行文物考古勘探。規劃文物埋藏區傾向新城
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表示,本市將開展第四批市級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劃定工作,凡是在地下文物埋藏區內需要施工建設的項目,都要先進行考古勘探。
另據了解,市規劃委在答復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第四批市級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劃定工作已列入《北京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06年—2010年)》中,考慮到新城是本市未來重點發展地區,未開發用地較多,存在地下文物的可能性較大,市規劃委建議在第四批市級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劃定工作中將重點適度傾向于新城。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