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缺少資金等原因,遼寧三分之一的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轉。
昨日,記者在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6次會議上獲悉,全省每年排放的污水實際上有四分之三不能得到有效處理。此外,遼河流域水質的污染綜合指數居全國七大江河之首。
居民60%生活用水極易受污染
來自省人大環資委的統計數據表明,截止到2005年,全省已建成32座污水處理廠,然而,由于資金等原因,平均運行負荷只有54.7%,有三分之一的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轉,有的根本就不運轉。
這意味著,全省每年排放的污水實際上有四分之三不能得到有效處理。除了城市的污水處理外,農村的污染則顯得日趨嚴重,河流中的氨、氮、磷等污染物增加,部分城鎮飲用水源受到污染。
省人大環資委的調查報告顯示,遼寧省城鎮居民60%以上的生活用水極易受到污染,遼陽市太子河水由于受到硝基化合物的污染,沿岸的14個市政水井無法使用,營口市大清河沿岸、錦州凌海東花鄉等地區的部分水井都已經無法繼續使用。
養殖業成河流污染“殺手”
受此影響,遼寧省河流污染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在我國的松花江、遼河、海河、淮河、黃河、長江和珠江等七大流域中,遼寧省遼河流域水質污染綜合指數仍排全國七大江河之首。
目前,遼河流域16個監測面上看,含氧數據超出五類的水質達到了9個,超標率達到了60%。遼西大凌河等6個監測斷面超標達到了66%以上。河流沿岸的畜禽養殖業已經成為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目前,遼寧省畜禽產生的畜禽糞便達到127000萬噸/年,大部分未經處理就排放到了地下水和河流之中,成為遼寧省河流主要的污染物。
省人大環資委在對遼寧省水資源情況考察后指出,處理遼寧省水污染現狀情況,除了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外,還需要改進污水處理費收繳方式。此外,遼寧省還需要加強使用污水處理后的中水,使污水處理廠能夠贏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使所有的污水處理廠能夠得到利用。
“廢氣”讓沈一年損失53億
沈城去年排放了1500余萬噸廢棄物,使大氣環境受到污染,因此造成了53億余元的經濟損失。
昨日,沈陽市環保局局長在“博客”中透露,沈城2005年二氧化碳共排放了1493萬噸,居污染大氣首位;二氧化硫排放為12萬余噸,居第二位;煙塵的排放量為10萬余噸。
污染物主要成分有煙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這些污染物不僅傷害了大氣,還需要環境部門出資進行維護,這些資金達到了53億元,占沈陽去年GDP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