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云南四分之一生物物種處境瀕危
2006-07-27

  瀕危植物大花萬代蘭。
  云南省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的1/38,卻擁有全國60%以上的生物物種,其生物多樣性之豐富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堪稱世界“基因寶庫”。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樣性正以高出正常的速度遭到損失,25%的物種面臨滅絕危險。在7月中下旬舉行的熱帶生物學與保護協會2006年年會上,專家對此深表關切。

  大規模的商業利用,給一些藥用植物、熱帶木材帶來毀滅性打擊

  談到造成生物物種瀕危的原因,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主任陳進認為,核心問題在于人們對熱帶生物的需求量加大,帶來了市場牽引的大規模經濟種植園的發展。

  傣族有句俗語:“沒有森林就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田,沒有田就沒有糧,沒有糧就沒有生命。”現在,在西雙版納,很多地區大規模砍掉原始森林,種植商業橡膠。此舉帶來哪些弊端呢?陳進說:“新種的人工種植園,只能提供生態服務,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很大。比如西雙版納大規模的橡膠林種植,使很多原始森林破碎,物種基因的交流難以實現,大型動物的活動區域難以滿足。”

  “什么植物一旦被證明有很好的藥效,它就是明天滅絕的物種。”陳進說到,大規模的商業利用,對一些藥用植物、熱帶木材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如產于云南南部的大花萬代蘭,可持續開花1個多月時間,觀賞價值大,并且是很重要的雜交育種親本,由于人們亂采濫挖,在野外生存已相當困難。珍貴的熱帶紅木被大規模地從我國邊境地區運入內陸,做成家具賣到世界各地。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也對云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形成威脅。如紫莖澤蘭、水葫蘆等外來物種,已對云南的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破壞,美洲斑潛蠅對農業生態系統形成了極大威脅,而盲目引進青、草、鰱、鳙四大家魚、銀魚等,使得云南省高原湖泊中的土著魚類遭受毀滅性的破壞。

  還有,社會的發展帶來的各種建設,比如公路修建、城市建設等,以及亞洲人民長期以來消費、取食、藥用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習慣,都造成了對動植物資源的獵取和采集。

  某一種物種滅絕,意味著它所攜帶的基因信息將會消失

  “生物多樣性豐富這一特有的財富,源自云南特殊的地理變遷。”陳進解釋,在距今3000多萬年的漫長時期,云南經歷了多次地質運動,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內分布著從高原到湖泊的各種地理形態;在歷次全球氣候變化中,獨特的“十里不同天”的氣候,使云南成為生物物種的天然庇護所,很多在別的區域滅絕的物種,都在這里保存下來。

  “生物物種受到威脅,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過去全球大概有12%—15%的生物物種面臨滅絕,現在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了20%。而云南的生物多樣性正受到人類行為的影響,有25%的生物物種面臨險境。”陳進說。

  陳進舉例說,在歷史上,亞洲象曾廣泛地分布在我國南部許多地區,包括河南、河北甚至陜西西安都曾有其出沒的記錄。“而現在,由于森林消失、人們的過度砍伐和放牧,亞洲象在我國僅僅局限在西雙版納。再加上人們對象牙的采集,目前野外生存的亞洲象中,95%為母象,野外種象的性別比已經很不平衡,要想維持住這個種群,困難很大。”

  又比如,以前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犀牛,但現在野外已經沒有了;以前,華南虎在華南地區都有分布,而現在野外存在的華南虎估計已經不超過20只。“植物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些物種現在只能在少數的植物園里可以看到。”

  “生物多樣性是不可再生的,云南這種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也是生態脆弱的地區。云南的很多植物,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旦某種物種滅絕,它所攜帶的基因等信息就會消失,這對呼吸都靠植物的人類來說,將是嚴重威脅。”陳進說。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存以后的發展機會和競爭實力

  “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最后依賴的還是生物資源。比如,清潔的水源,就要靠森林來涵養。”陳進說,16、17世紀時,很多傳教士來到云南,他們帶走了大量的種子,通過這些種子,荷蘭等國家培育出了美麗的鮮花,進而反銷中國;中國的獼猴桃引到新西蘭后,成為新西蘭重要的產業。“這些事實都提醒我們,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多么重要。”

  保存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存以后的發展機會和競爭實力。陳進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不能僅僅是科學家的行為,其意義更應當被政府和社會公眾廣泛認知。

  建設自然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好形式。目前,云南省的自然保護區數已發展到193個,面積達347.3萬公頃。保護區類型也形成了多樣化,森林生態類型有140個,野生動植物類型27個,內陸濕地水域生態系統類型17個,地質和古生物遺跡類型9個,自然保護區數量居全國前列。同時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自然保護區已經有了相應的立法,但保護區以外的公有林、集體林的保護力度較弱。砍伐公有林是犯法的,但在西雙版納,村民們為了從中受益并盡量避免處罰,寨子里就每家派1個人去砍樹,力求“法不責眾”,這就需要加強立法。

  同時,開展生態旅游也是保護的重要措施。陳進說,在肯尼亞,由于一些組織的較早介入,在保護區推行生態旅游,老百姓受益,發展與保護很好銜接。云南開展生態旅游,目前受益的是外來的經商者,老百姓受益不多,沒有感覺到生態與自身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這就需要完善這方面的激勵機制。

  讓社會公眾廣泛認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從長遠看還得靠宣傳教育。陳進說,西雙版納植物園已經和當地的電視臺合作,用寓教于樂、通俗易懂的形式,制作專門針對當地群眾的教育片。

  “我們希望各方面齊心協力,在全社會營造自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良好氛圍。”陳進說。

來源:人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