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歷經半個世紀的發掘與猜想,如今仍謎霧重重:三星堆古蜀國何以產生、持續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三星堆居民的族屬、政權性質及宗教形態如何?三星堆青銅器群高超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及青銅文化是如何產生的?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巴蜀圖語”是文字、族徽、圖畫,還是某種宗教符號?
國內外100多位專家學者日前聚集四川廣漢三星堆,對三星堆千古未解之謎進行探討。
誰創造了三星堆高超青銅文化
三星堆遺址作為一處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是上個世紀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代表了長江流域商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最能代表三星堆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及青銅文化是如何產生的?是蜀地獨自產生發展起來的,還是受中原文化、荊楚文化或西亞、東南亞等文化影響的產物?對此,許多專家有不同的猜測。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江章華通過比較三星堆與中原地區等地出土的青銅器認為,從紋飾的整體風格來看,商文化的同類青銅器明顯要細致規范得多,而三星堆系青銅容器的紋飾總的來說顯粗獷。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容器應該是三星堆人在商式銅器的基礎上,按照三星堆社會獨有的宗教信仰及其在宗教活動中發揮的重要功能進行設計鑄造的。
三星堆古蜀國宗教信仰
目前三星堆1986年發現的兩個器物坑為“祭祀坑”的說法得到考古學界的普遍認同。
專家通過對這些祭祀品的分析認為,三星堆古蜀國的祭祀方式可能是多樣的,已產生了許多的神靈,并代表不同的宗教崇拜對象,反映出復雜的信仰觀念,并且已經具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神靈系統,形成了一個具有天神(太陽神)、地祗(社、山)和人鬼(王國的始祖神、先公先王、組成王國的各族群的祖先)的三層神靈結構。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張肖馬認為,古蜀人的祭祀對象與他們的宗教信仰觀念是一致的,有某一祭祀對象就存在某種宗教信仰。如對太陽的崇拜,在古蜀人的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他們鑄造了不同的代表太陽崇拜的器物神樹、太陽形器和眼形飾、眼形器,以及許多器物上的“炯紋”“芒紋”等紋飾,反映古蜀人宗教中的太陽神的信仰觀念。
而銅人面具似人非人、似獸非獸的形象,可能代表了古蜀人的先公先王。
“巴蜀圖語”可能不是文字
在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中,考古專家在三星堆遺址沒有發現可以辨識的文字,只發現了一些類似文字的神秘符號,這些符號同四川、重慶等地發現的符號一樣,被稱為“巴蜀圖語”。一些專家認為,如果解開“巴蜀圖語”之謎,將極大促進三星堆之謎的破解。
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孫華副院長認為,“巴蜀圖語”在眾多兵器上出現,絕非偶然。“巴蜀符號”既不是紋飾也不是文字,它應當是一種帶有原始巫術色彩的吉祥符號。將這種吉祥符號鑄于兵器之上,其用意大概是佑護使用者,讓使用者免于傷害,給使用者以力量和勇氣,激勵使用者奮勇殺敵。
什邡市文管所的考古專家楊劍和劉明芬提出,萬物有靈、人神互通的宗教信仰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三星堆宗教祭祀活動充滿了“薩滿教”色彩。在晚期巴蜀文化的圖形符號中,面具紋、神樹紋、眼形器紋、手形紋、心形紋、璋形紋、戈形紋等,仍然帶有“薩滿教”的原始巫術色彩,這些符號不能一個符號、一個圖形地宣讀,只有當這些圖形符號構成一組特定的“巴蜀圖語”時,它們才有意義,并且這種意義只有當事人才能解釋。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