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個污染后果圖,然后開始: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業區附近,已經出生了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兒。
酸雨腐蝕的森林
淮河上游被化工廠排出物污染
早春時節的酸雨酸雪污染了河川,造成一場致命的“酸流”,令溪鱒紛紛死于鰓部傷害。
工業污染導致水養魚類的大量死亡
美國密歇根州銅礦及工廠產生的尾料將湖水染紅
環境保護組織在被污染湖中采樣
再看看海洋赤潮
看看國內的水體污染吧
有中國特色的污染
大氣污染的圖片
可怕的濃煙
煙頭小,也是污染源
汽車排放尾氣的特寫
重污染區的防護措施
空氣質量不好的城市相片
重度污染,這樣的城市還敢生活?
5月19日,北京十三陵水庫籠罩在灰霧中。
松花江污染帶到哈市上游
雪后的烏魯木齊市本應是晴空萬里,然而,濃煙滾滾確也大剎風景。
生活在垃圾堆里的人們
被污染的水源
原本美麗的城市,到處可見這樣的污染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么?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圍內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來源:奇文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