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走進白馬雪山 走近滇金絲猴
2006-08-01
 

    小猴享受著母愛

    迎著夏秋交替時節的燦爛陽光,我就這樣在白馬雪山的林海深處和杜鵑花叢中走了十多天,真切感受到了保護區夏秋時節的美麗,并親眼目睹了滇金絲猴的生活狀況。多年來,作為一名長駐迪慶香格里拉的記者,我曾不止十余次前往青藏高原南延地帶的金沙江與瀾滄江之間的云嶺山脈——德欽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拍攝跟蹤采訪云南的吉祥物——滇金絲猴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保護區里的藏族、傈僳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同時也感受到了今天的保護區以發展促保護之間折射出的人與自然和諧步履的艱難。

    ——記者札記

    

    滇金絲猴的嘴唇是猩紅的

    滇金絲猴的發現和傳說

    在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與滇金絲猴最近距離生活的是傈僳族和藏族,對滇金絲猴的由來,兩個民族都有自己美麗的神話傳說在民間流行。傈僳族傳說,滇金絲猴就是傈僳族的祖先,很久很久以前,傈僳族人的祖先——滇金絲猴很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山里,一天它接到山外朋友的邀請,前往做客,一不小心坐在燒紅的砍刀上,從此猴子的屁股就變成紅的。“祖先”因屁股變紅怕羞就只好自己縫了條白短褲穿上,上身穿一件白色羊毛褂,雙肩披黑色坎肩,變得更加美麗可愛了,而它猩紅的嘴唇就是當時給烙紅的屁股吹涼風時變紅的。這一傳說多少表明了滇金絲猴與傈僳族先民之間有著親緣關系。

    多少年來,生活在滇藏接合部橫斷山區森林深處的滇金絲猴就這樣一直保持著神秘,外界對它的認識很少。1870年,法國人根據當地人的傳聞,首次披露了這一靈長類動物在云嶺山脈的存在。時隔20年,兩個法國人在這一區域捕捉到7只滇金絲猴制成標本,運回法國珍藏于巴黎博物館。1898年,法國動物學家,經過多年研究之后,正式把僅存于這一地區的靈長類動物命名為滇金絲猴。1904年,英國動植物學家喬治福來斯在維西買到了兩張滇金絲猴毛皮。此后五十多年來,外人再也沒有聽到過有關滇金絲猴的信息,更沒有人看到它的影子。于是,當時的國際動植物界認為,滇金絲猴已經滅絕了。直到196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來到這里重新發現了滇金絲猴的蹤跡。后來昆明市動物園、昆明動物研究所報經國家林業部門批準,于1987年、1992年、1995年分別在這個地方捕捉到11只滇金絲猴用于科學研究。其后,保護區管理所將當地的護林員納入保護區的管理人員。而今,13個護林員每月人均上山15天,據護林員介紹,他們每次上山都能見到滇金絲猴,哪一家添了小猴,他們都心里有數。談起猴群之間的婚配,他們更是興致頗高。

    滇金絲猴也會“走婚”

    在維西塔城采訪滇金絲猴群過程中,本報記者采訪到在這里長期跟蹤研究滇金絲猴的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任寶平博士。據任博士介紹,滇金絲猴群屬是目前世界上最難研究的種屬,直到現在對于它們為什么會生長在云嶺山脈上,這些種群之間是否會有婚姻來往,它的發源地在什么地方,直到今天都還是一個謎。而在維西格花箐與響鼓箐活動的兩個滇金絲猴種群,它們之間不存在個體的婚姻交流,都是單獨活動的種群。在滇金絲猴種群王國里,它們的種群結構以雌性母猴為主,它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多妻制,都是按一家一戶地生活,有的家庭最多的有18只,最少的單身家庭為兩只。成年的公猴長到8歲后便與其他公猴爭奪家庭的主導地位,一旦爭奪失敗后,失敗的公猴就會離家出走,但不知道它會不會走到其他種群當中,這還是個謎。

    一般來說,它也在其他家庭里走婚,導致公猴之間爭風吃醋的概率要高得多。大公猴的壽命最長也只到30來歲,公猴年齡越大越不喜歡動,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休息,最大的公猴體重在60公斤以上,身高約150厘米。而母猴的壽命就短得多,因為它要承擔起生兒育女的任務,繁殖后代對它的身體摧殘性很大,一般都只活到16歲左右。一般母猴長到4歲開始發情,5歲開始生第一胎,一胎只有一個,從來就不會有雙胞胎。小猴在1歲到1歲半時才斷奶,小猴的死亡率非常高,達到40—60%以上。而飲食方面,由于滇金絲猴與其他獼猴不同,獼猴不管什么食物,只要人能吃的它都能吃,所以它的食物來源渠道比滇金絲猴多得多,而滇金絲猴的食物大部分以松籮、竹筍、樹葉、樹衣、菌類為主,時令性非常強,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機選擇調整自己的食物需要。盡管在白馬雪山的滇金絲猴有7個種群,但這7個種群之間,由于雪山阻隔生物鏈(森林被砍伐后導致的植被斷帶)的中斷,它們之間是沒有婚姻往來的。

    種群相見分外眼紅

    據長期巡山保護跟蹤滇金絲猴的護林員蜂學才介紹,長期棲息在格花箐與響鼓箐的兩個滇金絲猴種群,活動范圍都很寬,如果山上下雪時,猴群便會下山到傈僳村寨周圍,此時如果要見這些國寶只需上山十多分鐘就能見到。一般情況下種群相見的機會很少,只有在天氣變化相互之間聞不到氣味的情況下才會狹路相逢的。他曾經見到過這兩個滇金絲猴種群在山上不期而遇后,便如仇家相見分外眼紅,領頭的大公猴一聲聲“咝嘎—咝嘎”作出戰前動員令后,種群雙方的公猴與母猴除老少殘幼不參戰外,雙方的公猴可以從樹上打到樹下,相互打斗三到四分鐘后,失敗的一方迅速退出去。

    但在滇金絲猴家族內部,它們之間卻非常和諧。有一次,蜂學才看到了滇金絲猴喝水的情景:猴群喝水時按家庭結構排隊,年老和年幼的猴子先喝,而年輕的猴子只有等到老和小的喝飽后,才上前喝水。尊老愛幼的品德在它們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夜晚來臨,猴群開始睡覺了。一個種群睡覺的范圍不會超過500米,睡覺時,猴群肯定會留一只公猴值班,若發現異常情況,只要一聲吆喝,猴群就會閃電般離去。而在白天,它們都有午休的習慣,且不管刮風下雨。猴群睡熟后,你就是用斧頭敲打樹根部,它也不會醒來。或許,它們也不相信誰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吧!

    特別的死亡方式

    蜂學才還說,雖然滇金絲猴的死亡率很高,但一般人很難發現它們的尸體。這是因為猴群內只要有同伴死了,活著的猴子都會四處尋找樹葉把它掩埋,除非風吹走了樹葉或遇到夏秋山洪暴發,沖走樹葉才會發現滇金絲猴的尸體,否則是看不到的。蜂學才還介紹說,在響鼓箐與格花箐的山上有一個地名傈僳語叫“見明滑溜底(曬猴子干巴)”的地方,大躍進年代餓肚子,山下的村民將捕捉到的滇金絲猴殺死在這里,用于充饑。而今,隨著人類文明的邁進,民間槍支的收繳,近十多年來,當地村民再也沒有捕捉過滇金絲猴,但它們的天敵——黑熊、大雕、禿鷲依然將那些幼猴當做盤中餐,每年被天敵殺死的幼猴數量在10—20只左右。當地的群眾說,這么多年來他們也只發現過兩具滇金絲猴的尸體,但發現這些尸體的時候僅存骨架了。

    保護區內人與猴爭地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滇金絲猴生活的樂園,同時也生長著大量的冬蟲夏草、胡黃連、天麻、雪蓮花、松茸、羊肚菌、猴頭菌等多種野生植物和野生菌類,而這些土特產又是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農戶將它拿到市場上賣了,猴子的食物來源就受到了限制,如果猴子的食物有了保障,那么保護區里近15000多人的經濟來源就會中斷。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居住著127個自然村,人口多達15000人,藏族人口為60%,傈僳族人口為40%,這在世界保護區行列中也是罕見的。由于保護區內交通不便,信息不發達,社區群眾依然保持著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對保護區內的自然資源構成極大的威脅。多年來,保護區內的群眾主要生產、經濟活動以山地農耕、畜牧業、采集自然資源為主,糧食產量很低,大多數農戶的糧食僅夠自給6—8個月,人均年收入僅為400多元,經濟來源95%靠采集山貨藥材為主。自1998年響應國家政策停伐天然林后,返貧情況十分嚴重,群眾收入100%靠撿松茸、羊肚菌、挖藥材為生,而找來的錢又都要用于買糧食。同時,保護區內的所有獵槍和獵具都被收繳。8年來,通過各級政府和保護區宣傳,全村的保護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在生態保護被寫進村規民約里,而今這里的滇金絲猴的數量比8年前有所增加,黑熊、豺狼、林麝、馬鹿等野生動物明顯多起來,成了村里的一大害,每年村里有十多畝地顆粒無收,至少有30-40只牛羊進了黑熊、豺狼和豹子的肚子,很多孩子上不起學,每年有10-15個學生輟學回家。因此,保護區群眾在為生態平衡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希望外界多給一些支持和幫助。

來源:新華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