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垃圾變成煤炭與石油 果真能"72變"?
2006-08-02
海量的垃圾,一下子變成了“煤炭”與“石油”,怎不令人歡欣鼓舞?
垃圾圍城,污染環境,占用土地;能源短缺,油價飛漲,拉閘限電。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大難題,仿佛只需要用一種創新的思維方式,就可以迎刃而解———物質守恒、能量轉化,垃圾是未復原的物質資源,是物質資源循環利用的總斷點。在這淺顯易懂的理論支持下,各種垃圾資源化處理新技術“你方唱罷我登場”。
日前,上海一家民營企業宣稱:該公司通過裂解轉化技術,可以將生活垃圾變成焦炭、焦油及液化氣,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與能源再生化。
眼下,類似的研究越來越多。專家表示,運用科技手段進行垃圾處置與利用,在上海這已不是個案,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科研院所,甚至個人,都在各顯神通。
“72變”的動力
垃圾“72變”,直接原因是環境所迫。
隨著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急劇膨脹,我國已步入城市垃圾高產國的行列。2000年我國城市垃圾產量為1.4億噸。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2億噸。大量填埋垃圾不僅占用了土地,還會產生滲濾液和有害氣體,對土壤、地下水和空氣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上海同樣面臨難題。2005年,浦東新區生活垃圾日產量已達3450噸。該區現有2座垃圾處理設施———御橋焚燒廠和美商綜合處理廠,設計總處理能力約為2000噸,僅有的黎明填埋場也超限運行。按照傳統的垃圾處理模式,到明年底,浦東新區垃圾處理能力將捉襟見肘。
伴隨人類繁衍而產生的垃圾,資源化處置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更深層次的動力是能源危機。如今,不可再生能源占據了世界能源總消費量的98%以上。按消耗量的增加率推算,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80%將于2015年至2035年耗盡,天然氣只可維持使用40年至80年,煤炭還能支持200年至300年。接下來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尋找新的替代能源。科學研究發現,垃圾等生物質可以發電、堆肥、甚至煉油,是一大富礦。垃圾中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若燃燒得當,l噸垃圾可獲得約300千瓦至400千瓦的電。據此,若將我國1.4億噸垃圾的三分之一有效地用于發電,每年就可以節約2333.3萬噸煤。利用垃圾填埋產生的沼氣,同樣可以發電,每噸填埋垃圾可產生沼氣145立方米,集中收集后每立方米可發電160千瓦。我國垃圾中有機質含量高,10噸垃圾可以產生1噸高效有機肥。據此,處置十分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將年產高效有機肥140萬噸。此外,將垃圾經過加熱裂解、生物汽化后,能合成汽油、柴油、二甲醚等各類液體油燃料。
“72變”的關卡
用垃圾發電、堆肥,在我國已不稀奇,甚至用垃圾煉油也已在實驗室研究中取得成功。海量的垃圾,一下子變成了“煤炭”與“石油”,怎不令人歡欣鼓舞?然而,美好的愿景與現實總有一段距離。
垃圾“72變”,首先要過效益關。垃圾處置產業具有投資大、建設工期長、回報周期長等特點,使得它的效益存在不確定性。以垃圾發電為例,我國在上海、浙江、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相繼投資建成多家垃圾焚燒發電廠,但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據介紹,垃圾發電企業的盈利模式很簡單,一是發電收入;二是垃圾處置費用。垃圾發電大部分設備依靠進口,國內垃圾沒有分類收集,垃圾處理技術難度大,導致垃圾發電的成本居高不下。在上海,焚燒垃圾發電廠每千瓦時上網電價為0.5元,每噸垃圾處理費200元左右,尚且處于微利狀態,而其他省市雖然電價與上海相近,但處理費只有幾十元到100元不等,虧損也就不稀奇了。
垃圾“72變”,還要過政策關。垃圾處置服務不具有特定的購買者,又是社會所必需的服務,因此具有公共屬性,從收集、儲運,到末端處置,一般也是以政府投資為主。任何一種垃圾處理技術的產業化,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生產的原材料需要環衛部門穩定供給;盈利依靠政府買單或補貼;市場競爭需要政府的準入和規范。在我國不少地方,雖然提倡垃圾資源化利用,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政策保障,僅有的一些補貼和優惠政策往往也難以落實,導致我國的垃圾資源化利用難以形成產業。
垃圾“72變”,還要過技術關。我國垃圾處置產業發展緩慢,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迫于環境的壓力,往往傾向于全面引進國外廠家的技術和設備。但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熱值低,洋技術和土垃圾的碰撞,常常使得洋技術出現“水土不服”。以焚燒技術為例,目前垃圾焚燒主要有爐排爐、循環流化床和回轉爐三種技術,國內目前已投入運行或在建的垃圾發電廠,大多采用國外引進的爐排爐技術,往往燃燒溫度達不到環保標準。據悉,清華大學等都在不斷研究和驗證更適合中國垃圾的處理技術。
前景謹慎樂觀
垃圾資源化利用,已是大勢所趨。
美國世界觀察所曾在一項調查報告中指出:“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稱得上是21世紀人類最主要的效率革命,這種革命在由工業經濟走向知識經濟的時代變得更有魅力,因為這是人類為了生存而尋找持續發展道路所必須采取的步驟。”發達國家紛紛將其作為國家戰略行動。美國計劃到2020年使生物質能源和生物質基產品較2000年增加20倍,達到能源總消費量的25%。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估計,21世紀前50年,生物質將提供世界化學品和燃料的30%,世界市場份額達到1500億美元。
但面對這場效率革命,我們似乎應警惕一種現象———唯資源論。垃圾資源化利用,生產過程中往往伴有污水、廢氣等副產品,如果忽視了環境治理的投入,付出的就是環境代價。電子垃圾,可以說是“城市礦山”,如果合理處置,可回收大量的貴重金屬、塑料、玻璃以及一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然而,我國部分省市,以手工作坊拆解電子垃圾,給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隨意焚燒電子垃圾,處處可見黑煙滾滾;大量拆解后的余料、甚至提取殘余金屬后的強酸,被隨意傾倒,不僅污染了土壤,染黑了河道,甚至淺層地下水也不能飲用。
專家指出,垃圾“72變”,應以先進技術和環境保護作為競爭的主要切入點。垃圾發電既難以盈利,又存在污染大氣環境的危險,然而它在發達國家已成為朝陽產業———新加坡垃圾焚燒發電率達100%,日本達到80%,西歐超過50%。發達國家普遍認為,垃圾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所追求的是環境和社會效益,屬于社會公益事業。日本的垃圾發電項目通常是由地方政府出資興建,并委托民間企業運行,在運行過程中政府會根據垃圾處置量給予高額處置費和補貼費。歐美國家也大致如此。這就導致垃圾發電項目以環保效益為上,在項目的投資上政府舍得投資,而運行企業則在技術上力求精益求精,在運行中以環境安全為先。(宋鵬霞)
來源:《解放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從我心做起,“益”起守護生命之“源
今日春分 | 走進一場暗淡春色的山火
最美游客照的打開方式,你get到了嗎
13元奶茶,5元包裝費,你被“包裝刺
地球一小時| 其實它需要更多的“一小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從我心做起,“益”起守護生命之“
最美游客照的打開方式,你get到了
13元奶茶,5元包裝費,你被“包裝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