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保部門介紹,三峽工程建成后,冬季蓄水發電水位為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其間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被稱為“消落帶”。三峽庫區長江和支流兩岸將形
據介紹,日久天長水庫消落帶會出現污染加重、病原體生物繁殖加快、水土流失加劇、地質災害頻繁等多種生態環境問題。三峽水庫頭一年沉淀在消落帶內的污染物,又將成為第二年的水質污染源,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對環境的影響較大。
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局專家、森林生態學博士石勝友說,解決消落帶植被重建難題的唯一途徑是找到一個夏季耐旱、冬季耐淹,既可陸生、又可水生的植被新物種。
石勝友在讀研究生時看到嘉陵江河床巖石堆里的野古草,有時被水淹了好多天仍能頑強生存。后經研究證明,在完全被水淹沒、沒有空氣、沒有營養來源的情況下,野古草可以存活1個多月。今年4月,石勝友深入三峽庫區考察,發現沒有野古草。于是,他開始試種植,兩個月來野古草長勢良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據了解,目前國外主要通過香根草治理消落帶,而國內專家則推薦具有休眠特性的疏花水柏枝。石勝友表示,對比試驗發現,野古草比這些物種更具耐水優勢,更適應在三峽庫區消落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