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普利策小說獎得主訪談:文學需要媒體的參與
2006-08-02
2006年的普利策小說獎由澳大利亞作家杰拉爾丁·布魯克斯獲得。不久前,這位獲獎者及另一位澳大利亞女作家梅莉娜·馬爾凱塔悄然地做了一次中國之行,做客《長篇小說選刊》編輯部,與中國女作家葉廣芩、徐坤、馬麗華、譯者趙蘇蘇、文學評論家賀紹俊等做了一次中外文學的對話。

  傳媒與文學

  其其格:請問您對中國作家了解多少?

  布魯克斯:我對中國作家的了解,主要是在海外的幾位。歷史上知道的有老舍。

  馬爾凱塔:中國文學很好,可中國文學向外界介紹的還比較少,就像昨天與中國出版界同仁討論時說到的,把中國的文學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學的成就。

  賀紹俊:布魯克斯女士,您在《時代周刊》做過很長時間專欄作家,與媒體關系密切,《長篇小說選刊》也是一個媒體,您怎么看待媒體或者說是期刊與文學的關系?

  布魯克斯: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傷心的問題。在西方,媒體上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少,許多不錯的作家的優秀作品沒有人評論,沒有人專門去閱讀。這方面我們需要向你們學習,希望澳大利亞也有你們這樣的刊物。

  紀實與虛構

  其其格:您長期擔任記者和專欄作家,有人說記者是通往作家的橋梁,那么您當初是把文學創作還是新聞記者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呢?

  布魯克斯:我喜歡自己的記者經歷,它為我提供了許多經驗,當代世界的重大沖突,我幾乎都采訪過。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文學創作,因為我可以和兒子在一起。要成為一名作家,有許多路可以走,不一定非得是一名記者或學者,公交車司機一樣可以圓自己的作家夢。

  馬麗華:從紀實文學到虛構文學的轉變,您是怎么考慮的?

  布魯克斯:兒子出生,我就不再想全世界地跑了,我希望固定下來,待在家里,就寫出了《奇跡之年》。當時我在中東做記者,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待久了就想休息一下,于是去了英國,想看一看綠色。開車到了倫敦北部的一個地方,發現了一個路標,上面寫了“瘟疫村”,我非常驚訝,從來沒有一個旅游景點用“瘟疫”二字吸引游客,出于好奇,便跑過去看,了解了里面的故事,三百多年前,這個村莊的人在發生瘟疫后將村莊封閉起來,以防止瘟疫擴散。我非常感動,便構思了這部作品。

  經典與續寫

  賀紹俊:您獲獎的小說《馬奇》,是根據《小婦人》中的父親寫成,小婦人被評為世界上最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之一,您怎么看經典文學作品?

  布魯克斯:這個作品在我童年時就給了我深刻印象。我尤其喜歡其中的父親馬奇,不循規蹈矩,追求自由,我就把他抽出來了,寫成一本書。

  其其格:您來過中國了,并且很喜歡中國,您是否會寫有關中國題材的作品呢?

  布魯克斯:我希望中國將會出現在我未來的小說之中。

  趙蘇蘇:您下一步小說的寫作計劃是什么?可以說說嗎?

  布魯克斯:可以透露給你一點點,我的第三部小說很快就要脫稿,這也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名字叫《書的人》,內容十分有趣。我希望到時候能通過《長篇小說選刊》把它介紹給中國讀者。(趙李紅 蘇曉暹)

  場外評論:文學與媒體,需要打得火熱嗎?

  今年的美國普利策小說獎得主、杰拉爾丁·布魯克斯來到中國訪問,這也許算不得是多大的新聞,但這位獲獎作家在中國短短的行程里卻安排了多項與媒體有關的活動,包括應《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的邀請,到該雜志社與幾位中國女作家交流對話。我以為這倒是這樁新聞事件中的焦點。

  據我所知,美國的普利策獎包括新聞和文藝兩大類,而最有影響的還是新聞類獎項,其創始人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報業人士。顯然在普利策先生的心目中,新聞媒體與文學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實,中國的現代文學發展史足以證明這一點。中國的現當代文學與中國現代傳媒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同誕生于中國近代以后的現代化運動。現代文學的許多流派、許多理論主張,都是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催生的,許多重要作家、經典作品也是由媒體一手鍛造出來的。時至今日,傳媒可以說仍是文學的重要陣地,文學也是各種媒體缺少不了的一道美味菜肴。在我看來,中國倒是應該有一個自己的“普利策獎”,也才對得起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傳媒這對孿生兄弟的長久友誼。可惜中國還沒有。所以當布魯克斯來到《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社的時候,她對現在西方的媒體越來越遠離文學表示傷心。看了《長篇小說選刊》以后她因此特別羨慕中國讀者,覺得中國有這么好的一本刊物,可以介紹這么多作品,配有這么多評論。

  一個國家擁有上百家純文學期刊,這確實讓外人聽來咋舌,何況還有大量的報刊,不時地追蹤著文學話題和著名作家。不過,中國的文學與媒體的關系在我看來還是有點熱過了頭,帶有太多的炒作成分和銅臭氣味。如果布魯克斯在中國看到更多的情況,也許她就不是覺得傷心而是暗自慶幸了。

  因為我所知道的事實是,布魯克斯本人也是一位媒體專欄作家,曾采訪過國際上重大的熱點事件和熱點人物,這些都是具有轟動效應的材料,但布魯克斯卻把新聞和文學嚴格區分開來,她這次獲普利策獎的小說《馬奇》只是因為她被兒童文學經典作品《小婦人》中的人物馬奇所感動而寫出來的。我想,如果西方媒體也與文學打得火熱的話,大概媒體不會放過布魯克斯掌握的“爆料”,她也有足夠的資本去當媒體當紅作家,那么她還會有心思去做續寫文學經典的事情嗎?

  不久前發生的一場所謂“思想界炮轟文學界”的論爭,韓少功先生所作的判斷最為精彩,他說:“文學家思想家可能是有各自的角度,也有各自的根據,但最搗亂的是記者,思想家和文學家應該聯合起來‘炮轟’記者。”如果把這話翻譯給布魯克斯聽,她會不會大吃一驚呢?我很欣賞韓少功與媒體“敵對”的姿態。中國的文學始終擺脫不了依賴性,要么依賴政治,要么依賴市場。恰是因為“敵對”的姿態,文學才會特立獨行。(賀紹俊)

來源:北京晚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