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在傳統的文化構成中,無錫已然擁有了豐厚的歷史家底和獨特的文化個性。然而隨著歷史的進程,無錫的文化建設又將面臨新的時期、新的建樹。
“十一五”期間,無錫將打造“最富有人文特質的文化名城”,目標就是塑造一個
|
打造文化名城,對于無錫來說,絕非全新的構思。對于一座本身就擁有深厚文化遺韻的城市來說,打造這樣一個品牌,應當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笆晃濉逼陂g無錫的文化規劃中就提到了以吳文化發祥地為依托,發揮無錫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優勢,積極挖掘、保護以吳文化為重點的歷史文化遺存,傳承和弘揚吳地優秀文化傳統;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利用,展示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個性。這些所謂的“依托”、“優勢”與“遺存”,本身就是無錫打造文化名城的深厚底子。
無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遠說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由近看是中國工商業文化的發祥地,傳統的尚德文化與近現代的工商文化在這座城市中達成了一次完美和諧的交融,這使得無錫的城市文化顯得尤為多元與獨特。
無錫人文薈萃、群賢畢至。顧愷之、高攀龍、華蘅芳、徐悲鴻、劉天華、錢鐘書……從古至今、各個藝術門類、各個學科流派,無錫都不乏出類拔萃的人物。無錫市圖書館的院士墻更是昭示了名人輩出的現代無錫。這些人文資源的聚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個性。
無錫名勝眾多、古跡豐富。從不斷修復的文化遺存看,目前無錫已擁有4處國保單位,53處省保單位和285處市保單位。每一處都在講述一段塵封的城市歷史、一段輝煌的城市文化。這些都將是一座文化名城所擁有的財富與資本。
“十一五”期間,無錫將構筑一個展示歷史遺存、體現現代風貌的文化城市,市民們將會看到一大批正在籌建、建設或修復保護中的文化亮點。
一批煥然一新的標志性建筑太湖藝術中心、博物館新館、科技館、檔案館新館、美術館、報業新聞大樓和廣電傳媒大廈、無錫歌舞劇院、無錫名人公園等,這些“十一五”期間籌建的新型文化設施,將樹立起無錫新時期的城市文化標識,讓無錫新時期的文化設施煥然一新,同時也將大大提升無錫的文化品位。另外,2010年前完成的吳文化博物館、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鄉鎮企業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等一批專題博物館,也將進一步構建、完善無錫的博物館體系,充分展示無錫的歷史文物。
一批舉國關注的大型文化遺址“十一五”期間將加快彭祖墩、高城墩、伯瀆港、闔閭城等大型文化遺址,以及國家級、越國貴族墓址公園的修復,可以說是值得全國關注的重大修復工程,隨著這批大型文化遺址的修復,將展示無錫上千年前的遠古文化的面貌以及吳文化的源起,讓無錫人在這些遺址中找尋到無錫的城市根源。
一批再現原貌的歷史街區和歷史古鎮據了解,“十一五”期間無錫將出現一批重現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的街鎮。像惠山古鎮、清名橋古運河水弄堂、榮巷和小婁巷等歷史街區都在加緊修復的進程中。據了解,惠山古鎮和清名橋古運河水弄堂的初步規劃已完成,榮巷的概念性方案也已基本確定。另外蕩口、嚴家橋、玉祁、禮舍等一批歷史古鎮也將逐步恢復江南古鎮的舊貌。
一批蜚聲海外的名人故居無錫名人眾多,修復名人故居是展示無錫名人資源的重要手段。
據悉,“十一五”期間將逐步修復的名人故居有阿炳、顧憲成、徐壽、唐星海、榮德生、陸定一、薛暮橋、孫冶方等一批名人故居,這些故居的修復會讓世人多了不少懷舊追思的去處。
據了解,在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修復、保護的同時,“十一五”期間無錫將加大文化創作、文化產業、文化宣傳等軟件建設,使無錫的文化呈現出新時期的新風貌,打響無錫的城市文化品牌。
首先將對非物質文化遺存進行整理和宣傳。2007年前將編撰出版大型地方文獻和《無錫文化叢書》等歷史文化專著;2010年前,組織惠山泥人、宜興紫砂、梁祝文化等申報“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同時還會挖掘無錫歷史山水畫家的畫風畫格,打造“太湖畫派”。通過開展專題學術活動、文化交流等形式,擴大無錫歷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文化藝術生產和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將以“五個一工程”為龍頭,突出抓好戲劇、影視劇、歌曲、文藝圖書等門類作品的創作生產;全面推進各種門類作品的創作生產。吳地文化、工商文化等無錫本土題材將成為藝術創作的重點,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在全國具有影響的劇目將嶄露頭角。另外還將重點扶持宜興紫砂、惠山泥人、錫劇等無錫特色的藝術作品的創作生產。
在文化宣傳上,2006年起,無錫將精心策劃舉辦中國(無錫)吳文化節,每年一屆,組織國際學術研討會、吳地風韻大型展、紫砂陶藝展、“阿?!蹦嗳苏?、“二泉映月”民樂展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并出版《無錫名人叢書》,拍攝無錫名人系列專題電視片,展示無錫人文歷史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