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一個饅頭在網絡上“惡搞”了一把,紅遍大江南北;如今,一塊石頭繼續“惡搞文化”,引發了全民“笑運動”。《瘋狂的石頭》除了在傳統院線取得驕人的票房佳績之外,在網絡上也創造了奇跡般的點擊觀看率。
《瘋狂的石頭》以重慶方言講述了兩伙盜賊和保安隊長為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展開錯綜復雜、陰差陽錯的偷寶、護寶工作的故事,整部電影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元素,為我們帶來了清涼一夏。與其它電影的運行模式不同的是,《瘋狂的石頭》除了主攻傳統院線之外,網絡也是其看重的市場。
中國第一寬頻門戶21CN就通過購買獲得了《瘋狂的石頭》在網上的正式版權,提供影片的在線輪播以及付費點播服務。21CN的免費網絡電視Vgo每天提供4場《瘋狂的石頭》的放映,任何網民都可以免費觀看;但若想隨時觀看這部電影,也可以付費2元點播,相對于傳統影院幾十元的電影票,網上看電影更實惠。迄今,21CN上此部電影的點擊率已達到上百萬。
為什么《瘋狂的石頭》在網絡上能如此紅火呢?細究一下,不難發現其中幾大原因。首先,沉迷于網絡的大多數是70、80年代的人,他們大多屬于“奔奔族”——以草根為標簽,為網絡而生,瘋狂玩樂拼命工作,喜歡搞怪和個性張揚,對社會、對未來有自己的想法,《瘋狂的石頭》的“惡搞文化”和黑色幽默正好契合了他們的性格和愛好;其次,這群生活與網絡息息相關的年輕人,經常在網上發掘一些好玩的東西,看搞笑的視頻,看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更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特征;再次,《瘋狂的石頭》以故事情節、人物刻畫以及拍攝手法取勝,并不是由特技和音效構成的大片,不需要專門到電影院感受震撼的視聽效果。
《瘋狂的石頭》在網絡上的流行和成功運作,也讓我們看到了網絡影視的發展前景。以上提到的受眾因素,即70、80年代的年輕人,成就了網絡影視的市場;而寬帶的發展又為網絡影視提供了硬件條件,目前中國寬帶用戶已達7800萬。除此,還有一個原因促使了網絡影視的進程,那就是小成本制作。網絡影視不需要大導演大明星,不要求華麗的場景,不講究視聽特效,也不需要金錢堆砌的宣傳推廣。網絡影視講究的是創意,是好玩有趣,一部DV也可以拍出一部好作品。再通過病毒性營銷和口碑傳播,絕對能把它炒得火熱。這就是網絡的力量。
《瘋狂的石頭》的導演寧浩也是70年代之人,他同樣也熱愛玩樂拼命工作,也算是“奔奔族”之一,于是明白同齡人的體驗,創作的作品能抓住市場的命脈,把電影做得調侃戲謔,娛人娛己,引發共鳴。去年,寧浩攜《綠草地》參加21CN和南方都市報舉辦的“先鋒光芒”柏林電影展活動;今年,21CN與北京電影學院實現戰略合作,共同探索網絡影視發展之路,寧浩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也對這樣的合作表示歡迎。因為網絡影視的發展,將為電影作品提供更為廣闊的展示空間,促進整個影視產業的發展。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