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廈多功能廳會場座內,關注環保的熱心市民紛紛到場認真聆聽講座。聽到目前我國生態環境面臨的危機,聽眾一臉沉重。演講結束后,熱心市民又積極提問,拿深圳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與哲夫一起現場討論,氣氛非常熱烈。
哲夫說,環保文化這個學科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在環境惡劣之后被迫派生出來的。“國外有學者說,環境污染是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我覺得它比戰爭還可怕。”說起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哲夫一臉沉重。他用自身的親身經歷向觀眾講述了因環保意識薄弱,黃河、太湖、長江等水質的污染狀況,又憂心忡忡地講述了因土質惡化蒙古草原上的羊缺草吃的現狀。哲夫表示,在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浮出水面后,環保文化的普及與推廣才開始變得如此重要。
“環保文化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最基本的社會學科了。”哲夫說,因為環保文化講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涉及到人類生存的方方面面,如果人類的生存都保證不了,談其它文化是沒有意義的。哲夫舉例說,前段時間他碰到一位著名的畫家,那位畫家告訴他,以后再也不畫風景畫了。他表示疑惑,那位畫家郁悶地告訴他,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著想畫的那種美麗風景,所以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哲夫表示,在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工業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再呼吁社會“補課”,來提高環保意識,通過推廣環保文化來遏止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有很大的難度。但每個人只要從自身做起,每做一件事都考慮一下對生態環境有無破壞,慢慢在全社會形成這種環保文化體系,就一定能做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來源:大洋網